- 主题:江南七怪的经济来源
古代富人家都要敬惜字纸,不是因为敬字,而是因为纸贵。
匡衡凿壁偷光的时候,我就想,他借邻居家灯光偷偷翻看书本,那书本得有多贵啊,而他还要住在半夜点得起蜡烛的人家的隔壁,他家能太穷吗?
百思不得其解。
还有拿纱笼捉萤火虫来看书的家伙,不说萤火虫,就说那透光的纱笼,那肯定不能够便宜了。那可是纱啊。要是破麻布,也没法装萤火虫,也没法当灯笼。
总而言之,都不是真正“穷人”家的孩子,顶多算是“卡里只有100万,很担心花光了怎么办”的那种人家的孩子。
【 在 Quaero 的大作中提到: 】
: 穷人读不起书的
--
FROM 111.30.223.*
那也得看穷人是怎么定义的。
在古代的都市,穷人区都是和富人区直接分开的,比现在的隔离还要严重。反而更类似于美国的白人区和黑人区。
【 在 webhost 的大作中提到: 】
: 古代穷人区富人区隔离并没有现在这么严重。
--
FROM 111.30.223.*
华盛顿家到底有没有棵樱桃树?
【 在 littelShrimp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种故事听听就得了。古代不是点蜡烛就是用油灯。这两个的亮度,在灯底下看书都不觉得亮,更别说光还要通过小孔。这亮度大概还不如月光呢。真要想看,白天看就行了,还非要半夜看。
: 中国的这种故事就是要弄的特别极端,甚至肉麻,才觉得过瘾够味,正经的道理也没人听。
: 如同24孝一样,非要弄的违反了人性,才够的上孝。刘备受老百姓爱戴,刘安就非要把老婆杀了给刘备做菜。
: ...................
--
FROM 111.30.223.*
嗯,这家伙白天晚上都读书,不需要睡觉,精力极其充沛
我觉得他脑子也有问题,晚上睡不着觉想看书,干嘛凿壁?跟地主商量一下,帮着在点蜡烛的厅堂里守夜多好,一边守夜一边看书。
【 在 lengxinyi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们真的都没读过故事吗?
: 我读的版本是这样的:
: 匡衡是地主家的长工
: ...................
--
FROM 111.30.223.*
白天放羊地主还要跟着监督?
【 在 lengxinyi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的职责是放羊,显然白天在摸鱼
: 地主当然不能容忍上班摸鱼,晚上还自个偷偷准备考公
: 自然也不会给他提供晚上的兼职岗位
: ...................
--
FROM 111.30.223.*
哪来的山墙必须用石头。
平原地区都是用黄泥加麦壳麦茎整成80x40x20cm^3的泥坯方块,烈日下晒干,称为土坯。
用来盖的房子叫土坯墙。靠厚度来防止暴雨冲刷坍塌。
【 在 lengxinyi 的大作中提到: 】
: 应该是特意垒的,为了储物或者防风或者走烟道等等
: 山墙得扛房梁,必须用石头,不能纯黄泥,
: 石头那可是稀缺资源,采了弄回家再一锤一锤加工的,不算便宜
: ...................
--
FROM 111.30.222.*
可以是砖墙啊,为啥非得是石头墙?
中国烧砖技术数千年了。
【 在 lengxinyi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越聊越跑偏了,快变成纯抬杠了
: 收一收,回到原始场景:匡衡在『地主』家打工,我这个『必须』是有默认前提的
: 地主家应该大概率不是纯土坯房
: ...................
--
FROM 111.30.222.*
我觉得闻鸡起舞应该可以是真实的。
我小时候有一段时间担心上学迟到,天天早晨很警醒地等着听隔壁的公鸡第一声打鸣。
【 在 lengxinyi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赖我啊,是上面有哥们质疑挖洞的可行性和隐蔽性,我才灌的
: 小时候这种中华小故事很多啊,什么程门立雪、车胤囊萤、悬梁刺股、闻鸡起舞
: 细节很多的,印象深刻
: ...................
--
FROM 111.30.222.*
所以要看什么季节听。
冬天听听还好。
夏天不需要听。
不过冬天听也很辛苦,后来有意做过几次统计,真听公鸡叫,大致都在4-5点钟,也还是早了一点点,再忍一会儿还不敢睡,结果在学校里精神不振。
【 在 Quaero 的大作中提到: 】
: 马德
: 听公鸡的 起床去学校
: 经常发现才二三点
: ...................
--
FROM 111.30.222.*
那时候中国没有长绒棉
【 在 wangychf 的大作中提到: 】
: 纱可以是那种很稀的棉线做的
: 棉布是紧密织的
--
FROM 111.3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