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发现金庸喜欢丑化卧薪尝胆,胸怀大志的人
这个角度比较奇怪,感觉恰恰相反。慕容复,林平之都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主角相比还屌丝一些。金庸只是給普通人一点希望
--
FROM 111.181.84.*
有钱众星捧月,万一有事家里还有秒天秒地的终极杀招。
辟邪剑代代相传,就看狠不狠得下心。
这样的出生除了开挂的猪脚,有几个有这待遇?
有人醉心武学练一辈子不如他擦擦几刀。
【 在 Quaero 的大作中提到: 】
: 慕容复算出身很好
: 林平之不算出身特别好 因为在武侠世界 家里有钱作用不是太大 要有家传的高明武功
: 或者自己的父母长辈师傅之类在武林中很有名望 武功高强 这样才算出身好
: ...................
--
FROM 111.181.42.*
挺同情林平之的,路见不平帮小师妹,在这之前觉得的翩翩佳公子。后面把家仇搅和进去,身不由己。其实跟乔峰差不多,只不过乔峰裹挟国恨,拔高了。
--
FROM 111.181.42.*
看了原文么?怀疑是小师妹是在协助她爹做局,暗地和令狐冲有情况。这样爱之越深恨之越切,对江湖经验不足的人,也是正常人的第一反应。
【 在 shootings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
: 不是小师妹一直在帮林吗?从开始救下他起,到后来帮助他练功,一直到最后嫁给他。
: 最终回馈是他捅了她,并且她还在哪儿恋恋不忘。
: ...................
--
FROM 111.181.42.*
被岳不群坑的太狠,后开又怀疑过小师妹,即使最后真的发现没关系,也很难破镜重圆。古代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妻子是仇人之女。这种纠结很难解开。
如果真的不爱了就一刀砍了小师妹,为什么要自己摆烂故意折磨对方?还是意难平。
只能怪苍天弄人
【 在 shootings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都坐在外面听了那么长时间的了,会怀疑“小师妹是在协助她爹做局”?唉,他都没有怀疑他师母,会怀疑一个嫁给自己的人?古代可是从一而终的。
:
--
修改:dwiwtd FROM 111.181.42.*
FROM 111.181.42.*
读书不能太上帝视角。文无第一不说了。
【 在 shootings 的大作中提到: 】
: “被岳不群坑的太狠”,这个是对他师傅,不是对他师母,更加不是对他老婆。
: 你如果没看过他老婆最后被捅的那一张书可以再回去看看。
: 这个就是他自己割掉了之后那个扭曲的心情导致最后捅了他老婆的,懂了不。
: ...................
--
FROM 111.181.42.*
好色的代价。。。
【 在 kisseng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小师妹最可怜
--
FROM 27.18.2.*
赞~
金庸写的是人性的挣扎,很多人读成了流水账。
尝试站在慕容复、林平之的角度,他们所做的选择,都有合理性,是普通人容易做出的选择,根本不能算丑化。
昨天有个哥们说害林平之的是岳不群,不应该对小师妹不好。现实生活中,他老丈人借他100万不还,他老婆再贤惠估计都要闹翻。
【 在 drkfore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慕容复也许有他卧薪尝胆,心怀复国大志的一面,但仅靠能吃苦,有理想,他就一定能成功实现理想吗?这世上,无论是小说里,还是现实中,有这么简单靠拼命靠勤奋靠立志就能成就伟业这样的好事吗?卧薪尝胆,心怀大志,也许是成功者的必要条件,但绝不是充要条件。慕容复不配得到成功有太多明显的外部条件欠缺和自身智商品德的硬伤啊,就说一件事,他看不出来段延庆是忽悠他骗他,做他临时便宜干爹,这是猪油蒙了心,所谓的胸中大志蒙了眼睛,他成了智障,利令智昏去做违背大义的“委曲求全”。而跟随他不知道多少年的家臣,四兄弟,老三包不同从君臣家国大义,来阻止他,告诉他要复国要堂堂正正,要恢复的是无上荣光的大燕,而不是委身于大理段氏,认贼作父,如果这样前提即使暂时恢复了江山,这也不是光荣的大燕!结果,慕容复为了在段延庆面前表忠心,竟然把铁血忠心追随其一生的家臣忠臣包不同当场格杀!试问自古以来,冷兵器时代,有哪个成大事的君王,这么傻缺,这么混帐,这么自毁长城,寒了股肱之臣的心,寒了天下还把慕容家当回事儿的豪杰的心,让天下明眼人看笑话,慕容家这一代的小子,不是个玩意儿。这种人,这种慕容复,他怎么可能成功?与其说是丑化,我想说,金庸丑化的不是人物身上那些光辉的一面,金庸褒贬的是人物身上那些丑陋的一面。慕容复身上斗转星移的武学造诣是肯定,北乔峰南慕容,至少在乔峰说出那句当面贬损斥责的话之前,金庸乃至全江湖,都是赞扬的口吻说出好一个北乔峰南慕容的赞叹。而慕容复种种缺点,也共同组成他的人格。美丑矛盾集结于一身,都是完整的慕容复。他个人的性格选择决定的命运(或者说金庸写成的慕容复的人格性格),并不是金庸刻意要丑化”胸怀大志卧薪尝胆“这样光辉的品格,金庸描写的是一个为了家族遗命而小马拉大车,以致利益熏心,短视,无原则,不择手段,智障,忘恩负义,辜负身边人的一个可怜虫。而并不是楼主想要通过表扬”胸怀大志,卧薪尝胆“这种品格就断定就喜欢的那些”好人“。
: 慕容家,慕容垂,慕容皝,慕容龙城,多少英雄豪杰,平心而论,慕容复的水平,不够看,也确实无力回天,”位尊而得薄,力小而任重,智小儿谋大“,德不配位却偏要勉强,这就是自取灭亡,自取其辱的咎由自取。
: 林平之身世凄惨,被阴谋家青城派余沧海灭门,被更大的阴谋家左冷禅算计,抢夺袈裟剑谱(当然是从令狐冲手里抢走了林家的祖传袈裟),被全书几乎最大的阴谋家伪君子岳不群提前布局最终收为徒弟。从18岁的少年,经历种种阴谋后,成为卧薪尝胆,隐忍克己,委曲求全,期待复仇(胸怀大志),后来偷练辟邪剑法,性格性情更变得乖张暴戾,我想不起来金庸有哪里故意丑化了林平之,描写一个人物身世凄惨和之后更忍辱负重的人生,就是丑化吗?
--
FROM 27.18.2.*
别抬杠,杀人者一定只有最后动刀的那个吗?
林平之认为余昌海和岳不群一路货色,为了剑谱弄得自己家破人亡,岳不群还不如余沧海光明磊落。并且被灭门直接原因就是为了替小师妹出头杀了余的儿子,这恰恰是岳部的局。
这都没读出来,就别提理解能力了。
【 在 Quaero 的大作中提到: 】
: 都什么理解能力
: 林平之的父母是岳不群杀的?
: 哪只眼睛看到的
: ...................
--
FROM 111.183.63.*
那你只适合背背历史,不适合看小说啊。
余沧海要剑谱,东西一点影都没有手会虐杀对方全家?
跳过威逼利诱直接杀光,可能一辈子找不到,傻啊?
明明带着情绪啊!
导火索是什么?
林平之发现酒店相遇是一手策划的,怎能不气。
【 在 SaintShaka 的大作中提到: 】
: 读不出来才是正常的
: 连载版一开始压根就没这么写
: 后来再怎么改也圆不过来
: ...................
--
修改:dwiwtd FROM 117.152.145.*
FROM 117.15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