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赵括其实挺冤枉的
想多了,加个万字还差不多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pabkyh 的大作中提到: 】
: 几千年了,地形早变化了吧
--
FROM 223.104.40.*
举国开发的是郑国渠,都江堰李冰一个郡就搞定了
【 在 sleepless2 的大作中提到: 】
:秦国彻底改变国体的缘故吧。以倾国之力开发都江堰就是明证。这么大的手笔的确让赵国羡慕。大家说呢?
--
FROM 220.181.41.*
哈哈.看看历史就知道了.李牧为将是很晚的事情了.
李牧229年才死亡. 而长平是发生在260年.相差了31年.
那时候才10多岁吧.怎么可能是赵括发掘.
【 在 diaocho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李牧好像就是赵括发掘的,那会还很年轻。不过确实可以从代地回援
:
--
FROM 113.78.172.*
北方雨水少,山西又被太行、吕梁、中条等大型山脉保护,地形变化不大。不像函谷关那样紧靠黄河水系,经常被雨水冲刷容易变形。
【 在 pabkyh 的大作中提到: 】
: 几千年了,地形早变化了吧
:
--
FROM 124.126.182.*
确实有点两难,但秦军何尝不是也在消耗。现在可能是秦军已经耗不起了,用反间计让废廉颇用赵括,如果赵孝成王能再多拖一点时间,战局走向也未可知,但总归主动进攻从来都是风险大的,而赵括又是新人
【 在 Trumpplus 的大作中提到: 】
: 赵国国力不如秦国 再耗下去也是输
: 只能换将出战
:
--
FROM 124.127.66.*
冤枉毛线,现在就有一帮人喜欢发明历史。全军覆没,没有比这更差的结果了,他上人是的赵军形势怎么也没到除了全军覆没没有其他任何可能性的死局。你说赵王要求进攻是战略错误,那你tm战术上也是犯了一大堆错误才导致的最差结果。除非再发明一个赵王也跟凯申一样能空投手令,不然赵括没得洗。
【 在 ggoo 的大作中提到: 】
: 赵军45万,秦军65万,占据了有利地形,由战神白起指挥。
: 45万赵军被困月余,断水断粮,没有哗变、军纪严明、组织有序、屡次冲锋,给秦军造成30万左右的伤亡。
: 赵括自己也是英勇战死。
: ...................
--
FROM 117.129.70.*
没说他领兵不行,他背的名是纸上谈兵,那么多人,竟然被白起一锅端围了,这个名实至名归,哪里冤了?
【 在 ggoo 的大作中提到: 】
: 赵军45万,秦军65万,占据了有利地形,由战神白起指挥。
: 45万赵军被困月余,断水断粮,没有哗变、军纪严明、组织有序、屡次冲锋,给秦军造成30万左右的伤亡。
: 赵括自己也是英勇战死。
: ...................
--
FROM 171.212.180.*
谁去都好不了多少,廉颇之前也多次主动出击,都失败了,所以才选择坚守不战的
赵国因为粮草供应不上了,打不了持久战,只能选择主动出击,所以赵括才选择干出去,并不是他个人的选择
打战本质上就是拼国力,拼粮草,赵国粮草都不足,怎么可能打的赢
秦国占据几大平原,粮食供应充足,所以白起总是打胜战,真是他那么牛逼吗?他靠的是秦国的综合国力,把白起和赵括对换一下,输的就是白起了
【 在 yun395 的大作中提到: 】
: 赵括怎么也洗不白吧,败的那么惨
--
FROM 202.96.155.*
攻魏罚楚,都算不上是综合国力的比拼,就是白起的军事胜利。不能啥都推到国力上,名将就是名将。
【 在 fckmessi 的大作中提到: 】
: 谁去都好不了多少,廉颇之前也多次主动出击,都失败了,所以才选择坚守不战的
: 赵国因为粮草供应不上了,打不了持久战,只能选择主动出击,所以赵括才选择干出去,并不是他个人的选择
: 打战本质上就是拼国力,拼粮草,赵国粮草都不足,怎么可能打的赢
: ...................
--
FROM 222.128.103.*
廉颇之前主动出击过几次,全败,所以后来选择死守。但是赵国的供给跟不上了,不能打持久战了,只能选择主动出击,这才是根本问题所在
并不是赵括自己非要主动出击的,是形势所逼。不出击就是等死,出击还能搏一把
所以这次惨败的根本原因是赵国国力太弱,赵括只是背锅侠
【 在 golfman0715 的大作中提到: 】
: 廉颇抗了那么长时间没被秦军突破防线,知己知彼。想主动出击没有万全之策也只能是送死。自己英勇正直在几十万大军被坑杀面前没什么太大意义。
:
--
FROM 202.96.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