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从本版看,基本上武侠就是金庸。
是不是可以说明本版以非武侠迷居多?其实武侠迷对作家和作品持开放态度,几大家各擅胜场,个有千秋,不会捧一踩一,也不会刻意拔高谁
【 在 calfskin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帖子的主题可知:
: 绝大多数帖子讨论的还是金庸武侠小说。古龙、梁羽生们的作品都可以划归“其他”范畴了,无论这些作品被如何捧。
: 讨论金庸武侠人物的基本上聚焦于射雕三部曲、笑傲、天龙这五部书,其他的讨论很少,可以划归“其他”范畴了,无论这些作品如何被捧。
: ...................
--
FROM 39.144.104.*
从风格上流派上看,金庸这种古典写实派不代表武侠的全部,还有古龙、温瑞安的现代写意派。就说古龙吧,才华高过金庸,故事引人入胜、高潮迭起,人物潇洒而聪明,江湖肃杀而残酷。但也不否认金庸的小说受众多,故事内容和写作风格更符合大众口味,在多种因素叠加之下成为武侠圈的顶流,从最近二十年的流量(大陆)看武侠约等于金庸,但在1990年代之前可不是这种局面(古龙才是影视圈的当红炸子鸡)。以后会怎样?年轻人都不看武侠了,先振兴武侠再说吧!
【 在 calfskin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捧一踩一。看讨论热度,话题集中度是骗不了人的。话题反映了认可度、接受性、影响力。
--
FROM 183.193.169.*
其实武侠小说的武功和武术(功夫)是两回事,龚鹏程曾批评金庸不懂武术而在小说中乱描绘,金庸自己也承认“小说归小说,武术归武术”。影视中的武打风格主要取决于该片的武术指导,特技满天飞不一定就比拳拳到肉要好。就影视改编来看,金庸的小说人物多、细节多、情节丰富,适合用电视剧来呈现。但是电视剧很容易拍成肥皂剧或偶像剧,艺术水准有限。而古龙小说(指巅峰时期的代表作)人物不多(二、三十个),专注主角,主线明确,情节跌宕,风格鲜明,很适合改编成电影。不过邵氏的十几部古龙虽然制作认真,但也没有表现出古龙特有的江湖美学,令人遗憾。倒是王家卫的《东邪西毒》拍出了古龙味,这不是碰巧,而是有意为之,因为王家卫自己说“喜欢反差,就试着用古龙的口吻来讲金庸的故事”。
【 在 SankHeart 的大作中提到: 】
: 也有影视技术发展的因素,金庸的写实派,细节描写丰富,在八九十年代
: 不容易用影视技术进行实现,后来特技技术发展了,拍金庸的就多了
: 古龙的风格就比较适合以前技术不行的时候,就像小李飞刀,这边一挥手
: ...................
--
FROM 219.228.57.*
《白玉老虎》是精彩绝伦的半部经典,并不是故意烂尾(在书的结尾留下了“上部完”字样和后记,承诺会续写)。古龙本计划围绕“白玉老虎” 写一个完整故事,然而由于身体状况等原因,最终未能完成全部创作,
令人遗憾!
【 在 juanmao7 的大作中提到: 】
: 古龙的白玉老虎很好看,可惜坑太大了没填
--
FROM 183.193.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