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影响力首先是依靠影视作品,其次才是小说,查了一下,最早的金庸武侠电影是
1958年的射雕,当时书还没写完,说明金庸的影视作品至今已经拍了60多年了,现在徐
克等人还在筹备新的电影,电视剧也在不断翻拍,不过影响力不可能很大了,对金庸受
众的扩展也就是更年轻一代多了个了解的方式
金庸小说进入内地是80年代初期,一开始就大火,距今也快40年了
刘慈欣99年正式出道,其后只在科幻圈内小火,2010年《死神永生》完结后才出圈到互
联网等容易接受科幻的少数几个小圈子里,就跟当时金庸小说只在非大陆的华人圈内火
相当,刘慈欣小说真正的大火2015年的雨果奖获奖,比金庸小说在内地大火(1985)晚
了30年
刘慈欣的第二次继续破圈是2019年电影《流浪地球》,这方面比金庸武侠电影晚了60年
,比金庸小说在内地破圈的关键节点83《射雕英雄传》进入内地(1985)晚了36年,但
对标这个时间点的应该是未来奈飞拍摄的《三体》美剧,这是刘慈欣的小说在全球影响
力的关键节点,预计2025年前后吧,两者相差40年左右,所以要看刘慈欣的影响力还得
再过五至十年再说,再过30-50年就可以对两人的地位进行无差别比较了
读者数量方面,因为时间差的问题,以及阅读门槛还有时代因素等,金庸的读者至少比
刘慈欣的高一个数量级,但从小说的读者评价方面来说,刘慈欣的评价是完全不亚于金
庸的,首先虽然有金学家这个“职业”,但现在研究科幻的都得研究刘慈欣,虽然两人
的作品也说不上有什么很值得研究一辈子的~在豆瓣读书(我不信有无聊人士去那里刷数
据,电影还有水军,但也不太好刷)分别搜刘慈欣与金庸,可以看到刘慈欣的评价人数
在比金庸翻一两倍的前提下评分仍然略胜金庸,在国外类似的豆瓣读书网站goodreads里
,三体能跟基地,权游打平,后两者在欧美市场正相当于金庸小说在华人世界的地位: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53472
【 在 imTaler (imTaler) 的大作中提到: 】
: 科幻这东西是螺蛳壳里做道场,很小的圈子,跟大众读的小说没有可比性。还是那句话,NB拿销量来。你全球再知名,没有卖出去还不是自吹自擂。大刘是个好科幻作家,但是作为作家,和金庸比差得远。外国人也是人,你不能说一个外国人顶五百个中国人,即使那样也才打平手。
: 作为老国企出身的人,从个人感情讲,我很欣赏刘慈欣,讨厌金庸。但是评价要客观,不能把自己喜欢作为一个人NB的理由。
--
修改:PlayerUnkwn FROM 113.116.197.*
FROM 113.11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