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乾隆的身世之谜源于清朝各地都流传过的著名民间传说:雍正无子,用自己的公主偷换了某某家的孩子,就是日后的乾隆(某某的身份在各版本里均有不同)。
一种说法认为,这些流言最初应该是各反清团体所散布,用于涣散对面的军心:你们的皇帝其实是汉人,那你们的血脉就断了,江山也坐不牢啦!
金庸依据自己家乡的传说,将乾隆设定为阁老陈世倌之子,和陈家洛是同胞兄弟。
福康安是乾隆私生子之说也一直十分流行,主要是因为乾隆对他超乎寻常的宠信,让不少人起了疑心。事实上乾隆是福康安的姑父,从小就喜爱这个聪明伶俐的侄子,召他入宫学习,长大后又让他带着精兵良将屡立战功,如果不是四十多岁就去世,将来肯定能封王。
而福康安受此娇宠,变得飞扬跋扈、不可一世,引起了无数人的不满。
传出这种流言,有一半也是出于泄愤——别看你平日闹得欢,其实你只是个短命的私生子!
【 在 h2929 的大作中提到: 】
: 《书剑恩仇录》中冲突双方的主力,一边是清廷,另一边是红花会和回部。
: 红花会是完全的原创,借鉴了一些天地会的元素。(如天地会的标志红花亭,被金庸借来一劈两半,化为红花会的前任总舵主于万亭)
: 而回部和清军的战争正是乾隆年间有名的“大小和卓之乱”,中学历史课上都教过。
: ...................
--
FROM 24.17.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