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的完整版,妙在日本人看懂了。
作者:卢诗翰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667690/answer/420918533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当然是中国和日本当年建交时的对话呀无论是表面的礼貌,背后的寓意,还有双方的心照不宣,都堪称绝配呀《中日联合声明》的第一句话: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一衣带水这个词,大家一般会觉得是好词,但仔细看这个成语的出处:当年隋文帝即将一统天下,只剩下南方的陈朝,瑟瑟发抖的陈朝祈求和平,隋文帝则答复说:我是全国老百姓的父母,难道能因为有一条像衣带那样窄的长江隔着,就看着南方百姓受苦而不拯救他们吗?~后来隋灭南陈,统治,啊不,拯救了那边的百姓这个成语,在历史上的画风,是这样的《南史·陈纪下》:“隋文帝谓仆射高颎曰:'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遂灭南陈)《宋史·潘美传》:“ 美受诏,提骁果数万人,期于必胜,岂限此一衣带水而不径度乎?”(遂破敌军)《旧五代史·李建及传》:(晋将)執矟呼曰:「岂有一衣带水,纵贼如此!」(遂破梁师)每次前脚说完,后脚就灭了对方,堪称是古代版的“勿谓言之不预也”所以,你看如今中日两国,也只隔着窄窄的一条日本海,剩下的不说了你懂的但最精彩的,是日本居然听懂了,然后回复了一句日本:中日关系吴越同舟吴越同舟?这是我们同舟共济的意思吗?一般人又觉得这是好词了吴越同舟出处: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可以理解为,虽然是仇敌,但遇见风浪,双方还是会同舟共济也有一层意思是,虽然此时上了一条船,但风浪过后吴越依旧是刀剑相向不得不说,最懂中国的,还是日本啊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衣带水有典故
: 隋文帝说的,我为百姓父母,岂因一衣带水,不拯之乎?
: 还这么理解,就说日本离我很近,想打就打了
: ...................
--
FROM 106.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