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一带经济发达,但因劳动力充足,所以长工的年收入反而不及东北,每年为6至8两左右,平均值为7两;陕西、山东、湖北等地区次之平均只有5两,而甘肃、广西、云南、贵州等地最低,仅有3两左右。
清代官方史料中也有记载,乾隆时期皇家营建工程所雇佣的各类技术工的工价最高,他们的年收入大致为20两左右。
结合以上情况,我们大致可以得出一个较为客观的结论,即乾隆时期,一个长工的年收入大致在12两左右,一个月只能赚一两银子。
如果与清代的年收入平均值12两进行对照,那么折合1两银子为4388元。
当然,要是放在经济发达的广东、江苏、浙江等省份,那么清代的一两银子就会高过4388元,反之则低于这个数字。因此仅以年收入进行对比,并不十分准确。
一两37克或者50克,只是按现在银价算,而不是购买力算,本身就是简化,答案就是可以上福布斯。
你要较真的话,当时折价10万两白银,就完全错了。那些古玩宝物,放现在拍卖会,随便一个就是几千万上亿元。你猜当时折算几两白银?
【 在 citihome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就在扯了
: 如果我告诉你的是,清代的白银 两仅是计量单位,和称重的两根本对应不上,你会哭么?
: :
--
修改:txq FROM 219.239.21.*
FROM 219.23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