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武侠小说的武功和武术(功夫)是两回事,龚鹏程曾批评金庸不懂武术而在小说中乱描绘,金庸自己也承认“小说归小说,武术归武术”。影视中的武打风格主要取决于该片的武术指导,特技满天飞不一定就比拳拳到肉要好。就影视改编来看,金庸的小说人物多、细节多、情节丰富,适合用电视剧来呈现。但是电视剧很容易拍成肥皂剧或偶像剧,艺术水准有限。而古龙小说(指巅峰时期的代表作)人物不多(二、三十个),专注主角,主线明确,情节跌宕,风格鲜明,很适合改编成电影。不过邵氏的十几部古龙虽然制作认真,但也没有表现出古龙特有的江湖美学,令人遗憾。倒是王家卫的《东邪西毒》拍出了古龙味,这不是碰巧,而是有意为之,因为王家卫自己说“喜欢反差,就试着用古龙的口吻来讲金庸的故事”。
【 在 SankHeart 的大作中提到: 】
: 也有影视技术发展的因素,金庸的写实派,细节描写丰富,在八九十年代
: 不容易用影视技术进行实现,后来特技技术发展了,拍金庸的就多了
: 古龙的风格就比较适合以前技术不行的时候,就像小李飞刀,这边一挥手
: ...................
--
FROM 219.22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