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做了一遍2021北京英语高考题, 发现完形填空有20%的题就是不会做
我记得一般式要通读短文之后才能动笔答题的,如果楼主按照这个步骤,应该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个小故事的背后其实是想传达出不要误解别人的善意,弘扬正能量的所谓“鸡汤”。从第一段中“The woman’s eye fell on the man’s face, and she immediately looked down and her scarf.”得知“the woman”并没有angry,而是“embarrassed”,将这条情节线索延续到“She looked back at him with fire in her eyes.”能得出这里的英语地道表达“with fire in her eyes”是难为情的意思。这是一篇第三人称视角的文章,所以“我”应该也是“embarrassed”。第十题考查的是“文章主旨”---只有“astonished”能体现这是一个小误会。
--
FROM 111.197.235.*
【 在 Hxy001 的大作中提到: 】
:
: with fire in her eyes
: 多数人会认为,这是很“恼火”的类似意思
正所谓“望文生义”,学习外语的大忌
--
FROM 111.197.235.*
【 在 Hxy001 的大作中提到: 】
:
: 这是给高三学生的题目,请别忽略了
请别忽略了,要“通读文章之后再答题”,是完型填空不是单项选择,理解上下文的基础上去还原信息,不要绑架作者。
--
FROM 111.197.235.*
【 在 Hxy001 的大作中提到: 】
: 出题人“with fire in her eyes”这个思路大家都懂
懂了就好
--
FROM 111.197.235.*
【 在 Hxy001 的大作中提到: 】
:
: 说个实在话,如果不是英语专业,即使作为6级题目,能理解正确的比例,也不高
这根英语不英语专业没关系。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学生的阅读+理解的能力不行。只需要“阅读”的时候强行“理解(推断)”,需要“理解(推断)”的时候又只剩“阅读”。特别是多文体阅读的切换能力太差。
--
FROM 111.197.235.*
【 在 Hxy001 的大作中提到: 】
:
: 你是英语专业的吗? :)
英语不是个“专业”,是交流的工具。阅读“交流”的技能之一。你用“日语”“汉语”“德语”“甲骨文”“Java”“objective C”都是一样的,不要死记硬背,一切为了“交流”这个目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
FROM 111.197.235.*
【 在 Hxy001 的大作中提到: 】
:
: 这是高考题,这个前提别忽略;当然水平高,可以更顺利,可是前提别忘了
同学,那我就实话实说了。这篇文章是个极其简单的小短文,如果你把这个当做难度很大的文章的话,你确实需要提升你的英语基础了。你也不要打探我的隐私,纯理性探讨,don't take it too personal
--
FROM 111.197.235.*
【 在 Hxy001 的大作中提到: 】
:
: "英语不好的同学大概率进不了清北"
: 1.这是一句典型的车轱辘话,什么是英语不好的标准...就可以灌很多很多楼
: ...................
即使我的回复让你不舒服了,“无聊”这种字眼你还是不要用了。即使我错了,我也是在就事论事。文科的东西有时候就是要“自圆其说”,我觉得有道理说出来也不会让你觉得“无聊”
--
FROM 111.197.235.*
【 在 Andvar 的大作中提到: 】
: [upload=1][/upload]
:
: #发自zSMTH@MI Note 3
如果原文是“angry”,那就是我错了,谢谢您的纠正。这才是有价值的回复。
--
FROM 111.197.235.*
【 在 Hxy001 的大作中提到: 】
:
: 1.因为你就不愿意面对,第4题的难度程度,这个简单的问题
: 一个高中学生,如果可以掌握这个词组,需要多大的阅读量?
: ...................
我一直在强调这道题的难度,才会说“高考是选拔性考试”,“英语不好的人大概率进不了清北”。但是这个故事很好理解,楼主把最后一道题做错还是证明这个文章本身没有看明白。“话语权”在任何方面都很重要,包括一切科学研究,英语只是一个缩影。不过愿赌服输,现在“话语权”在你那边,你可以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了。
--
FROM 111.197.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