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农产品测评创业想法,请大家提提意见建议
主要想做两方面,一是对消费者或者采购商业,通过检测,以量化的形式化表达农产品安全、质量、口味等参数,方便采购商和消费者选择。比如让大家不会被一边尝着说甜一边皱眉头带货主播所忽悠,而让数据来证明。二是对生产者提供检测和技术服务帮助改进这些指标。
也有人做类似的,但都是外送样品到检测机构,检测机构的收费价格,一个指标几十几百块,所以很难做出大量数据来。
之前在某个公司负责建检测实验室,这些内容也是其中重要方向,但是最后种种原因,实验室还是成了普通的附属品。当时通过优化设备和管理,可以做到常规报价十分之一以下甚至更低的检测成本,当然,需要检测量达到一定规模。
后来就跑去种地了,作为实施方,眼看好好的一副牌被打成了烂尾,也很无奈。。。
现在是想看有机会的话借些机会还是往农业检测和农产品测评方面搞,我觉得有实验室才是核心竞争力。但是光实验室投资就不小,起步差不多两百万还是要的,要有半年左右的建设周期,自己现在还是搞不起。也有农资公司提到过想恢复或建设检测实验室的机会,可都是提过之后就不了了之了。
希望大家提提意见建议,非常感谢
--
FROM 171.104.181.*
酸度、糖度,主要酸含量、糖分组成、水分含量等,
还有关键风味物质的含量,这个可能需要一定探索研发
【 在 jsdbart 的大作中提到: 】
: 很好啊.口味这种怎么量化啊.
--
修改:sleethail FROM 171.104.181.*
FROM 171.104.181.*
检测公司测样就收测样的钱呗。生产者、商家、消费者、采购商、政府都有可能送测。只要能让人送样就好啦,类似活动或机构合作有需求正好。
独立、中立、公正本来就是第三方检测机构的要求,有相应的监管机制。搞一个资质至少也要投资上百万,不会为了一个样千把块钱的检测费把牌子砸了。
当然形象是要靠打造的,运作模式可以灵活,但中立的检测机构是内核。
看见有人做就是让商家把货发过来,商家自愿出钱送第三方检测机构测,他发布结果。
【 在 Yuguo15666 的大作中提到: 】
: 怎么盈利呢,当媒体做收广告费吗?
: 收了商家的钱,还怎么保持独立客观公正权威?
国外有个labdoor,国内有个“消费者报道”,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可以去了解研究一下。
--
FROM 171.104.181.*
也不一样的,收费肯定要便宜,打开市场为主。
而且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要以问题为导向。
生存靠检测,赚钱靠测评、认证、技术服务等其它服务。
【 在 Yuguo15666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就是做你说的那种收费贵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了,我还以为你有别的模式。检测收费是挺高的,估计毛利率至少50%,要能做成功应该盈利不错的。
: 检测公司测样就收测样的钱呗。生产者、商家、消费者、采购商、政府都有可能送测。只要能让人送样就好啦,类似活动或机构合作有需求正好。 独立、中立、公正本来就是第三方检测机构的要求,有相应的监管机制。搞一个资质至少也要投资上百万,不会为了一个样千把块钱的检测费把牌子砸了。 当然形象是要靠打造的,运作模式可以灵活,但中立的检测机构是内核。 看见有人做就是让商家把货发过来,商家自愿出钱送第三方检测机构测,他发布结果。
--
FROM 171.104.181.*
不完全是,前期是要一定投资,6个月左右的建设获资质期,对于行内人来说不算难。但是也有很多大手笔投资亏得一塌糊涂的,特别是大公司、国企搞的。因为投资的时候光追求高大上,不考虑经济性;销售方面特别依赖政府资源;运行过程中的缺乏技术创新与管理优化。另外还要面临大学、研究所等用纳税人钱买设备的机构在不需资质的检测业务方面的低成本挤压。
当时湖北有个湖北理化分析测试中心,事业单位转国企,却一副好牌玩得破产,老板没意向收购,我想办去收了2个人。。。
之前在宁波时候,水务局的单都是被学校的实验室接了,竟然也没要求资质,谱尼这种巨头也没抢过去,一直到现在。
云天化有自己的检测中心,其子公司云农科技却因为检测中心说好60一个样加到70块钱谈崩了跑到武汉我之前的公司测,一个样60,还多测一些指标。中化也都有自己的检测实验室,一个样要收300元,下面很多省公司都宁愿到外面测便宜。
【 在 Yuguo15666 的大作中提到: 】
: 感觉检测机构的难点是前期投资大、技术要求高,资质获得难。估计在一个特定的地理、行业、产品领域里的玩家并不会多,能进去就躺赚了,不用拼价格吧。
: 也不一样的,收费肯定要便宜,打开市场为主。 而且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要以问题为导向。 生存靠检测,赚钱靠测评、认证、技术服务等其它服务。
--
FROM 171.104.181.*
【 在 Asmth 的大作中提到: 】
: 农产品检测关键有2点
: 1)怎么确立你的权威性;
: 2)农产品不像工业品,只要是品控过关,所有产品差异不大,而农产品每个批次都不同,甚至同一个批次的产品都不同,就算生产出来花力气做一次品控,经过运输、储存到了终端消费仍旧会导致差异,姑且不说人为混杂根本无法控制,也就是说你这个检测最终沦为毫无意义
: ...................
权威性只能靠去做去宣传了。始终中立,不带货。
农产品品控更难,主要是生产标准化还待加强,其实是可以做到更好的。所以我觉得才是机会。
为什么流产了呢?我更关心这问题
--
FROM 180.138.48.*
【 在 Asmth 的大作中提到: 】
: 举个例子
: 大米还算质量比较好控制的农产品,就拿某某大院的五常大米,同一个包装型号的产品仍旧可以做到168元/5Kg和68元/5Kg都赚钱,你觉得这两个价格他装的同样的米么
:
这个嘛套路多,说不准。不过您这个例子意思是?
--
FROM 180.138.48.*
利润不会做得太好,扩展为主,市场规模并不见得非常诱人。应该暂时还是巨头们不屑于去做的。
如果被巨头看上,卖身也是个好主意。
【 在 TurboP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了解核心竞争力是在哪里呢? 如果利润好能做大,巨头们分分钟也能撑起摊子来,那会不会很容易被灭掉?
:
--
FROM 180.143.95.*
是这么个问题
不过另一侧面可能就是检测结果并不能很好地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 在 slowaction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根本的问题
: 中国普通消费者不信这个
: 别说你一个公司的,就算你是国务院下属机构的
: ...................
--
FROM 180.143.95.*
有机 不见得一定好,它只是限制农业投入品以减少污染的可能,不说产量,质量上不见得会好。
还有就是,现在大多数人一提有机,就想的是退回到以前的生产方式,啥都不懂就开始上,比如不控制虫害,声称安全,却不知道虫子啃食也可能会产生毒素;不会施肥,说丑才好,简直是一派胡言,还把一切都搞混乱。想搞有机,靠先进的科学、成熟的技术和先进的方法才行,有机肥+矿物肥保持均衡营养、物理+生物+品种选择控制虫害、机械除草控制杂草,这才是搞有机的正确方式。
题外话。。。
农产品测评出发点是客户关注什么就想办法测什么,不是去做监管者。
【 在 TurboP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同有机农产品,我们知道它好,但是前路漫漫
--
FROM 117.14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