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AI护理机器人需求很大呀
没法预测,属于科学问题,需要天下搞
【 在 prize 的大作中提到: 】
:
: 你觉得宇树还需要几年
: 能实现冰箱里拿汽水
: 认真的说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V2178A」
--
FROM 183.187.155.*
去年特斯拉的擎天柱就可以做到,问题是成本还是太高
【 在 priz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觉得宇树还需要几年
: 能实现冰箱里拿汽水
: 认真的说
: ...................
--
FROM 221.222.48.*
感觉ds的这个回答比你好:
要实现人形机器人自主完成“去冰箱拿汽水”这一任务,技术挑战涉及多个复杂环节的整合。以下是对其发展路径和时间的分析:---### **关键技术挑战与进展**1. **自然语言理解与交互** - **现状**:当前语音助手(如Siri、Alexa)能处理简单指令,但复杂任务仍需上下文理解和多轮对话能力。 - **难点**:环境噪音、模糊指令(如“拿汽水”但未指定种类)的精准解析。 - **突破点**:大语言模型(如GPT-4)的进步可能加速语义理解的泛化能力。2. **自主导航与环境感知** - **现状**:扫地机器人已实现基础避障,但人形机器人需动态适应复杂家庭布局(如楼梯、移动障碍物)。 - **难点**:多地形移动(地毯、光滑地板)与实时地图更新。 - **突破点**:多模态传感器(激光雷达、3D摄像头)与强化学习的结合或提升适应性。3. **灵巧操作与物体抓取** - **现状**:工业机械臂可精准抓取固定物体,但家庭场景需应对多样化物体(如易拉罐、玻璃瓶)。 - **难点**:柔性抓取(防止捏碎)、多步骤操作(开门→搜索→抓取→关门)。 - **突破点**:仿生机械手(如Shadow Robot的触觉反馈技术)与视觉-触觉融合算法。4. **视觉识别与场景理解** - **现状**:物体识别在受限环境(如货架分拣)表现良好,但冰箱内物品堆叠、遮挡仍具挑战。 - **难点**:小样本学习(快速识别新品牌饮料)与透明/反光表面(如玻璃瓶)的检测。 - **突破点**:神经辐射场(NeRF)等3D重建技术或提升场景建模精度。5. **安全性与鲁棒性** - **现状**:实验室环境中的成功率较高,但家庭环境的意外事件(如宠物干扰)处理能力不足。 - **难点**:实时风险评估与紧急停止机制(如避免打翻冰箱内液体)。 - **突破点**:边缘计算芯片(如英伟达Jetson)可能提升本地实时决策能力。---### **时间线预测**- **3-5年内**: - **实验室原型**:科研机构(如波士顿动力、丰田)可能展示全流程演示,但依赖预设环境(如特定冰箱型号、固定摆放的汽水)。 - **部分功能商用**:家用机器人可实现单一场景任务(如“从指定位置取物”)。- **5-10年内**: - **有限商业化产品**:高成本人形机器人(如售价5万美元以上)具备基础家庭服务能力,需用户配合(如标记冰箱位置、使用标准化容器)。 - **技术整合**:AI芯片、柔性传感器、模块化机械臂的成熟推动功能整合。- **10年以上**: - **大众市场普及**:成本降至万元级,适应多样家庭环境,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如适应新家电布局)。 - **伦理与法规**:安全标准、隐私保护等社会议题可能延缓落地速度。---### **潜在变数**- **颠覆性技术**:量子计算、通用AI(AGI)若突破,可能大幅缩短时间。 - **产业链协同**:若特斯拉Optimus等产品推动供应链成熟,成本下降或快于预期。 - **用户接受度**:即使技术成熟,公众对家庭机器人的信任度(如安全、隐私)可能影响普及速度。---### **结论****保守估计需8-12年实现可靠、低成本的家庭应用**,但关键子领域的突破(如抓取技术、AI泛化能力)可能将这一时间提前至5-8年。未来十年内,人形机器人更可能先应用于商业场景(如仓库、医院),随后逐步渗透至家庭。
【 在 juda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法预测,属于科学问题,需要天下搞
: 发自「今日水木 on V2178A」
--
FROM 222.129.131.*
【 在 juda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们都做10年了,无法实现,连从冰箱里拿瓶可乐都做不到,需求没问题,技术跨不过去。你们这些不做技术只会空想的人理解不了
: 发自「今日水木 on V2178A」
如果单单只是从冰箱拿可乐这个任务本身出发,技术难度并不高,问题是用户的实际期待是想要机器人可以执行成千上万个类似任务,并且绝大多数任务的执行结果均能达到或接近人的水平,这个难度就高的离谱了。
--
FROM 183.192.28.*
我也想搞这个方向,能解决大小便和起床就解决一大半问题,但现在好像主要依赖人和护理床,必须打破思路啊,有群站内我一个
--
FROM 124.204.16.*
你没做过就不要胡说了,单单拿可乐就搞不定
【 在 djttxc 的大作中提到: 】
:
: 如果单单只是从冰箱拿可乐这个任务本身出发,技术难度并不高,问题是用户的实际期待是想要机器人可以执行成千上万个类似任务,并且绝大多数任务的执行结果均能达到或接近人的水平,这个难度就高的离谱了。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V2178A」
--
FROM 221.223.196.*
从冰箱里帮我拿一瓶生产日期最近的可乐,要百事的,打开盖子给我插一根吸管,注意别洒到地上了,如果洒了或者滴到地上几滴,用墩布拖干净。
上述需求,机器人10年内有戏吗?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juda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们都做10年了,无法实现,连从冰箱里拿瓶可乐都做不到,需求没问题,技术跨不过去。你们这些不做技术只会空想的人理解不了
--
FROM 223.104.41.*
没戏,实现不了
【 在 JerryL 的大作中提到: 】
:
: 从冰箱里帮我拿一瓶生产日期最近的可乐,要百事的,打开盖子给我插一根吸管,注意别洒到地上了,如果洒了或者滴到地上几滴,用墩布拖干净。
:
: 上述需求,机器人10年内有戏吗?
: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V2178A」
--
FROM 221.223.196.*
太悲观了吧
【 在 juda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戏,实现不了
: 发自「今日水木 on V2178A」
--
FROM 117.136.47.*
真正的护理,用人形机器人是斜路子
应该是改造一下现有的设施,床改成按钮或语音控制的可以调角度的
配一个同样控制的轮椅
【 在 nextworld8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来特快住养老院的帖子,老年人护理绝对是未来重要的问题,
:
: 暂且不说技术实现的可行性
:
: 单纯从需求角度
:
: 如果实现一个人形机器人 可以实现护士护工的能力 那么未来市场很大
:
: 如果价格可以限制在10w左右
:
: 未来估计也是万亿的市场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V1934A」
--
FROM 106.38.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