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有个创业思路不知道是否可行?
你连一个最基本的股市理财金融行业的常识都不懂:
不存在一种理论/公式/算法当股市里大家都用它时它还有效能赚钱,因为股市一部分人赚的钱是另一部分人损失的钱!
连这个基本的道理都不懂,就别琢磨股市怎么能赚钱了。
【 在 robby213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不已经干了一个多月了,系统原型都有了,投资收益也有了。
:
--
FROM 111.197.254.*
你要是在头部券商给机构提供的投管平台方向上做过5年以上,可能会对这个方向有所了解,要不然就是坐井观天
【 在 robby213 (robby213) 的大作中提到: 】
: 本人从南方一所985高校计算机硕士毕业后就一直从事金融科技相关的工作,先后在互联网大厂、港股券商和公募基金工作过,工作的前十年都是从事研发相关的工作,也做到了研发总监,后面几年主动去公募基金转型做了业务总监,但工作内容也是和科技有密切关联度的。
:
: 由于工作一直涉及投资相关的业务,自己对股票、债券和基金业务都比较了解,同时也涉足过港美股市场。在工作之余,本人一直在研究如何建立适合自己的有效投资框架,然后利用数字化平台去提升投研效率。由于今年感觉a股市场应该能迎来一个不错的投资契机,再加上所在公司各种降本增效,搞得心力交瘁,定的业务KPI也属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于是决定离职休息一段时间,顺便完善一下自己的投资框架。
:
--
FROM 220.196.192.*
用自己的本金不靠谱,AI完成投研这类产品最终还需要人工去修正,量化系统现在门槛不高,能赚到真金白银的纯靠技术很难。
【 在 robby213 的大作中提到: 】
: 本人从南方一所985高校计算机硕士毕业后就一直从事金融科技相关的工作,先后在互联网大厂、港股券商和公募基金工作过,工作的前十年都是从事研发相关的工作,也做到了研发总监,后面几年主动去公募基金转型做了业务总监,但工作内容也是和科技有密切关联度的。
: 由于工作一直涉及投资相关的业务,自己对股票、债券和基金业务都比较了解,同时也涉足过港美股市场。在工作之余,本人一直在研究如何建立适合自己的有效投资框架,然后利用数字化平台去提升投研效率。由于今年感觉a股市场应该能迎来一个不错的投资契机,再加上所在公司各种降本增效,搞得心力交瘁,定的业务KPI也属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于是决定离职休息一段时间,顺便完善一下自己的投资框架。
: 最近几年AI大模型飞速发展,很多原来需要大量人力去完成的工作基本都可以由AI替代,像投研、编程等我之前从事的工作都有AI工具可以赋能,极大程度拓宽了一个人的能力边界,所以让我有了创业的冲动,趁着闲下来的这段时间决定利用AI代码平台搭建一套投研系统,将自己的投资框架进行数字化落地,同时也建立了一个金融科技公司,利用自有资金进行投资。未来想不断完善这套投研系统,也可以对外提供服务进行收费,使公司的收入一方面来源于资本金的投资收益,另外一方面来源于投研系统的使用付费。如果投资框架获得市场充分验证后,还可以申请私募牌照,建立私募产品对外募集资金,公司收管理费和超额业绩报酬。
: ...................
--
FROM 111.206.96.*
现在遇到的问题是一个人创业有点孤独
------------
交易就是个孤独的业务,创业也是
【 在 robby213 的大作中提到: 】
: 本人从南方一所985高校计算机硕士毕业后就一直从事金融科技相关的工作,先后在互联网大厂、港股券商和公募基金工作过,工作的前十年都是从事研发相关的工作,也做到了研发总监,后面几年主动去公募基金转型做了业务总监,但工作内容也是和科技有密切关联度的。
: 由于工作一直涉及投资相关的业务,自己对股票、债券和基金业务都比较了解,同时也涉足过港美股市场。在工作之余,本人一直在研究如何建立适合自己的有效投资框架,然后利用数字化平台去提升投研效率。由于今年感觉a股市场应该能迎来一个不错的投资契机,再加上所在公司各种降本增效,搞得心力交瘁,定的业务KPI也属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于是决定离职休息一段时间,顺便完善一下自己的投资框架。
: 最近几年AI大模型飞速发展,很多原来需要大量人力去完成的工作基本都可以由AI替代,像投研、编程等我之前从事的工作都有AI工具可以赋能,极大程度拓宽了一个人的能力边界,所以让我有了创业的冲动,趁着闲下来的这段时间决定利用AI代码平台搭建一套投研系统,将自己的投资框架进行数字化落地,同时也建立了一个金融科技公司,利用自有资金进行投资。未来想不断完善这套投研系统,也可以对外提供服务进行收费,使公司的收入一方面来源于资本金的投资收益,另外一方面来源于投研系统的使用付费。如果投资框架获得市场充分验证后,还可以申请私募牌照,建立私募产品对外募集资金,公司收管理费和超额业绩报酬。
: ...................
--
FROM 121.25.237.*
闷声发财不好吗^^
【 在 nanaan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遇到的问题是一个人创业有点孤独
: ------------
: 交易就是个孤独的业务,创业也是
: ...................
--
FROM 221.222.59.*
其实我没有太看懂你的创业模式是什么?
是说你有一个炒股的方法,想要搞个投资公司专门炒股赚钱,还是说你开发了一套投资研究去分析的软件,想要卖软件赚钱?
如果是要炒股赚钱的话,没有必要去开发软件,市场上有大量的分析研究的软件可以用,可能更应该把所有精力都花在分析哪支股票值得投资上,或者你是做量化的,那么算法可能才会尤其重要。
如果是卖软件的话,可能更应该去跟你的潜在客户多沟通,看看他们目前使用的软件有哪些不满,然后你针对他们的需求去开发。
不论是哪件事,你需要思考的是:要把这件事做好,需要哪些资源,需要什么样的人来帮你,然后以这为基础去寻找合伙人。我觉得这可能会是一个更为可靠的思路,因为孤独想找个合伙人,听上去不太像是一个非常好的理由。
--
FROM 221.216.146.*
来我们私募发个产品,跑1年公开业绩,有了净值曲线,再谈合作,是不是更主动。
【 在 robby213 的大作中提到: 】
: 本人从南方一所985高校计算机硕士毕业后就一直从事金融科技相关的工作,先后在互联网大厂、港股券商和公募基金工作过,工作的前十年都是从事研发相关的工作,也做到了研发总监,后面几年主动去公募基金转型做了业务总监,但工作内容也是和科技有密切关联度的。
: 由于工作一直涉及投资相关的业务,自己对股票、债券和基金业务都比较了解,同时也涉足过港美股市场。在工作之余,本人一直在研究如何建立适合自己的有效投资框架,然后利用数字化平台去提升投研效率。由于今年感觉a股市场应该能迎来一个不错的投资契机,再加上所在公司各种降本增效,搞得心力交瘁,定的业务KPI也属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于是决定离职休息一段时间,顺便完善一下自己的投资框架。
: 最近几年AI大模型飞速发展,很多原来需要大量人力去完成的工作基本都可以由AI替代,像投研、编程等我之前从事的工作都有AI工具可以赋能,极大程度拓宽了一个人的能力边界,所以让我有了创业的冲动,趁着闲下来的这段时间决定利用AI代码平台搭建一套投研系统,将自己的投资框架进行数字化落地,同时也建立了一个金融科技公司,利用自有资金进行投资。未来想不断完善这套投研系统,也可以对外提供服务进行收费,使公司的收入一方面来源于资本金的投资收益,另外一方面来源于投研系统的使用付费。如果投资框架获得市场充分验证后,还可以申请私募牌照,建立私募产品对外募集资金,公司收管理费和超额业绩报酬。
: ...................
--
FROM 120.244.237.*
可以交流一下,私信留个电话给我。
--
FROM 117.133.68.*
我觉得自己做挺好的。有空沟通一下如何?
【 在 robby213 的大作中提到: 】
: 本人从南方一所985高校计算机硕士毕业后就一直从事金融科技相关的工作,先后在互联网大厂、港股券商和公募基金工作过,工作的前十年都是从事研发相关的工作,也做到了研发总监,后面几年主动去公募基金转型做了业务总监,但工作内容也是和科技有密切关联度的。
: 由于工作一直涉及投资相关的业务,自己对股票、债券和基金业务都比较了解,同时也涉足过港美股市场。在工作之余,本人一直在研究如何建立适合自己的有效投资框架,然后利用数字化平台去提升投研效率。由于今年感觉a股市场应该能迎来一个不错的投资契机,再加上所在公司各种降本增效,搞得心力交瘁,定的业务KPI也属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于是决定离职休息一段时间,顺便完善一下自己的投资框架。
: 最近几年AI大模型飞速发展,很多原来需要大量人力去完成的工作基本都可以由AI替代,像投研、编程等我之前从事的工作都有AI工具可以赋能,极大程度拓宽了一个人的能力边界,所以让我有了创业的冲动,趁着闲下来的这段时间决定利用AI代码平台搭建一套投研系统,将自己的投资框架进行数字化落地,同时也建立了一个金融科技公司,利用自有资金进行投资。未来想不断完善这套投研系统,也可以对外提供服务进行收费,使公司的收入一方面来源于资本金的投资收益,另外一方面来源于投研系统的使用付费。如果投资框架获得市场充分验证后,还可以申请私募牌照,建立私募产品对外募集资金,公司收管理费和超额业绩报酬。
: ...................
--
FROM 219.143.177.*
听着挺不错,我只有编码经验,没有投资经验,但是有兴趣
--
FROM 111.206.96.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