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城创业记(007)统一思想
名不正则言不顺。接下来我筹备了一场严肃且正式的会议,并邀请大顾总以及集团下核心公司的总经理核总参加。
会议上我做了两篇报告。
第一篇报告分析运咚咚在业务上表现不佳的原因,包括权责混乱、方向失误、指挥不当等。这是一个得罪人的报告,此处不展开。
第二篇报告则指明了运咚咚的正确发展方向。
调研发现,当地稍大点的厂矿都有一种“车把头”的角色。
表面上看,车把头把货源信息发给司机,像是信息中介。
所以运咚咚之前的定位在于利用互联网信息优势,抹平信息差,革掉车把头的命。
但实际上车把头是利益中介,与厂矿的领导都有利益关系。司机想运输,必须找车把头,否则别人排队一小时他得排队四小时。
技术手段不能解决利益问题。所以我判断“汉室不可复兴,车把头不可卒除”。
因此不能急于革车把头的命,而是要服务好车把头。让他们能更方便的管理司机和运输,进而让车把头依赖平台。
对车队长的“革命说”一旦变为“服务说”,平台的“信息撮合”功能就弱化了。之前对平台是“货运版滴滴”的定位也随之崩塌。
新定位则是把运输链条上的装、运、卸、支付各环节数据打通,由相关各方共享,提高效率。
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两个定位是成功的。
关于目标市场。由于蒿城地处三个产煤大省的交界处,故以蒿城为根据地,专做短途大宗。
报完做完,大顾总和核总给予高度评价。市场人员也都心中一亮,有了方向,讨论起来。
没等他们讨论完,我立即宣布原市场人员留下三位,其他五位退回。
那五位退回后多少有风波,显然我又做了件得罪人的事儿。(更适宜的方案是等我到蒿城后挑选人员,而非人员全过来再退回。)
坦率地说,我对自己的定位就是来“做事”,而非“为人”。
这种风格给运咚咚带来了极高的效率,但也给后来我与大顾总的分裂埋下了伏笔。
可谓是“不得春风花不开,花开又被风吹落”。
且慢感慨。现在队伍精练了,思想统一了,启航!
--
FROM 112.46.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