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具体统计过,前期扔进去50多万,交行业学费,无数次动摇过,直到去年才坚定信念,真正的大笔投入是在去年,又花了200多万。
家里我做主,同时做通了工作。
这点资金,放到深圳那边,真不算什么。我这还是少绕了不少弯路,因为前期的投入的50万,维护了一个算是比较稳定的供应链圈子。
在这个行业内,如果我不做工厂,我是他们共同的朋友,如果做工厂,性质会发生变化。
这也许是我的优势之一。
从一开始,我只做品牌,同时提供技术方案。
【 在 hejl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奇投了多少钱啊,一直很坚定还是无数次动摇过?家里也一直很支持?
--
FROM 123.11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