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元年,也是恢复高考的第二年,刚满16岁的杨百寅即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京大学数学系。事实证明,4年系统的数学训练不仅培养了他缜密的逻辑思维,而且直接影响了杨百寅后来的学术研究。作为人力资源领域的杰出学者,他主持开发的学习型组织理论模型和科学测量工具(Dimension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Questionnaire, DLOQ),已被译成7种文字,并在国际上得到广泛使用。
大学期间,除了专业课的学习,杨百寅还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大量国学经典和深刻描写人性的西方文学名著。毕业分配时,杨百寅本来要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从事经济地理研究,然而,阴差阳错,最后却到了南京分院人事教育部门,且一干八年。“我对研究人特别感兴趣,喜欢思考,喜欢琢磨,尤其是研究社会中的一些问题,”在说起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时,57岁的杨百寅眼中依然闪着亮光,“虽然我本科是学数学的,但是后来我发现自己其实对管理学更感兴趣,所以出国读了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
就这样追随着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也带着对于社会和人事工作多年的观察与思考,从1990年到加拿大萨斯卡彻温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伊始,杨百寅正式开启了他在人力资源管理这一学术道路上的漫漫求索。
拿到美国佐治亚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专业的博士学位后,杨百寅又先后在奥本大学、爱达荷大学任教,在明尼苏达大学,他从助理教授做起,在短短5年之内成为终身教授。
也正是在北美任教期间,杨百寅初试锋芒,研究成果开始获得学界认可。他先后获得(国际)《人力资源开发评论》2003年度杰出论文,国际人力资源开发学会年会1998、2003、2005年度十佳论文等荣誉。
然而,美国西部爱达荷州的优美环境,旁边黄石公园清新怡人的空气,中部明尼苏达优越的人文环境和终身教职,都留不住杨百寅那渴望归来的赤子之心。2006年,当收到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的邀请时,杨百寅毅然决定回国任教,而后出任人力资源与组织行为系主任。
“我在中国长大,读完大学,在中国科学院工作,有机会出国,但一颗中国心放不下,我还是希望能够回国做点贡献。同时我是家中独子,只有回来才能做到忠孝两全。”虽然久居海外16年,但于国于家,杨百寅仍然怀着一份传统文化浸染下那种朴素真挚的情感。
回国工作以后,他还获得了国际人力资源开发学会“杰出学者奖”。俄亥俄州立大学职业教育培训研究中心主任雅克布斯(Ronald Jacobs)教授评论他是人力资源开发领域二至三个顶级的学者。同时,他还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多项学术荣誉和教学奖励,并于2012年成为国家特聘专家。现任SSCI刊源英文学术杂志《人力资源开发季刊》主编,《国际人力资源开发》《成人教育季刊》和其它多家学术期刊的编委。
--
FROM 117.8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