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如果不在一个城市,老人都会变成 熟悉陌生人
不客气的说
你父母行为如果不能坚持到底就是鸡贼
你跟他们说清楚
你以后只管领骨灰别的不管
看他们跳脚不
【 在 polaristao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和老公都是上学的时候出来的。父母都是比较独的人,我上学,我爸妈基本不会给我打电话,我老公家里也是。后来上班,结婚,父母管的都非常少。也都明确不愿意来北京,不喜欢北京。老公家里有弟弟,婆婆基本也就是照顾弟弟孩子。我爸妈讲求欧美那种生活,坚决不帮忙看娃也不出钱,这些我们也不强求。就是双方都本着互不打扰的情况过了这么多年。孩子出生就用阿姨,月嫂育儿嫂用到现在都上小学了,所以孩子脑子里面,姥姥奶奶就是代号,基本没有什么接触过老人。
: 慢慢的,发现就变成关系是打打电话,平时我花钱给老家买水果买东西,逢年过节给老人钱,生活费,或者花钱让他们旅行。然后每年相聚的日子就是十一五一春节,但真的就仅此而已了。感觉和父母都没有同事朋友亲,遇到了困难也觉得最指望不上的就是双方父母。父母也觉得还是老家朋友亲人比我们好用。因为双方老人都不喜欢来北京,大概率最后也就是这个样子,唏嘘从上学走出家门那刻起,父母已经渐行渐远了。
--
FROM 61.148.245.*
lz应该赶紧跟他们说清楚
要坚持到底
【 在 qql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父母没到打搅你的时候
--
FROM 61.148.245.*
别说老人,夫妻成天不在一起,也是也要这样
除了有共同孩子一起要养活孩子
两口子不在一起,那根本不行
有不如没
【 在 polaristao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和老公都是上学的时候出来的。父母都是比较独的人,我上学,我爸妈基本不会给我打电话,我老公家里也是。后来上班,结婚,父母管的都非常少。也都明确不愿意来北京,不喜欢北京。老公家里有弟弟,婆婆基本也就是照顾弟弟孩子。我爸妈讲求欧美那种生活,坚决不帮忙看娃也不出钱,这些我们也不强求。就是双方都本着互不打扰的情况过了这么多年。孩子出生就用阿姨,月嫂育儿嫂用到现在都上小学了,所以孩子脑子里面,姥姥奶奶就是代号,基本没有什么接触过老人。
: 慢慢的,发现就变成关系是打打电话,平时我花钱给老家买水果买东西,逢年过节给老人钱,生活费,或者花钱让他们旅行。然后每年相聚的日子就是十一五一春节,但真的就仅此而已了。感觉和父母都没有同事朋友亲,遇到了困难也觉得最指望不上的就是双方父母。父母也觉得还是老家朋友亲人比我们好用。因为双方老人都不喜欢来北京,大概率最后也就是这个样子,唏嘘从上学走出家门那刻起,父母已经渐行渐远了。
--
FROM 183.199.142.*
你老家是东北的吗?东北城市化早,可能老人对自己的生活质量要求高
【 在 polaristao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爸是大学教授,我妈做生意
--
FROM 219.228.146.*
养孩子不就这样吗
最多帮带几年孩子,又能怎样
养一个是这样,养两个也是这样
忙碌一场,然后各自忙碌
--
FROM 123.123.44.*
这样也挺好,老人还是喜欢熟悉的环境。我爸就死活不来北京,认为在北京过得太憋屈
【 在 polaristao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和老公都是上学的时候出来的。父母都是比较独的人,我上学,我爸妈基本不会给我打电话,我老公家里也是。后来上班,结婚,父母管的都非常少。也都明确不愿意来北京,不喜欢北京。老公家里有弟弟,婆婆基本也就是照顾弟弟孩子。我爸妈讲求欧美那种生活,坚决不帮忙看娃也不出钱,这些我们也不强求。就是双方都本着互不打扰的情况过了这么多年。孩子出生就用阿姨,月嫂育儿嫂用到现在都上小学了,所以孩子脑子里面,姥姥奶奶就是代号,基本没有什么接触过老人。
: 慢慢的,发现就变成关系是打打电话,平时我花钱给老家买水果买东西,逢年过节给老人钱,生活费,或者花钱让他们旅行。然后每年相聚的日子就是十一五一春节,但真的就仅此而已了。感觉和父母都没有同事朋友亲,遇到了困难也觉得最指望不上的就是双方父母。父母也觉得还是老家朋友亲人比我们好用。因为双方老人都不喜欢来北京,大概率最后也就是这个样子,唏嘘从上学走出家门那刻起,父母已经渐行渐远了。
--
FROM 103.135.163.*
我跟你说说另一条路。我们倒是跟公婆住一起,但是感觉也没变好。哈哈。我在版上吐槽很多次了哈哈。
天天在一起那摩擦才多呢。互相看不上。而且我是真不好意思,因为是得给我看孩子才把老人困在北京。
所以呢,无论住不住一起。感情这东西是要靠人营造的。有的人,不住一起也嘘寒问暖,最起码你坐月子的时候,会来好好地帮忙。
有的人呢,倒是住一起了,也没一点好。而且说难听点,我们就是楼上说的那种让老人来带孩子的。所以我们这种子女简直坏透气了。不过实事求是地讲,我觉得老人跟我年轻人住一起,比较不容易被社会抛弃。有点什么不会的手机上的,就直接问了。其实住一起交流机会是很多的。但是得看人家想不想交流了。
我目前觉得,我老了,即使不和年轻人住一起,也会经常走去,维持关系。住近一点。但是关门过自已的日子。我自已是很需要亲情的。我喜欢温馨的家庭气氛。不过说不好老了会不会变。
至于楼主嘛,我觉得你能做的只有接受了。你看版上还有不爱离开北京的,那种情况也难办。每一个的都要想自由,但是都是受条件所限。你能不受条件所限地享受自由,那是我们很多人可梦不可及的。往好处想想。
楼主父母老了会不会改变想法,我觉得,即使改变想法,也改不了行动了,因为亲密关系是很难营造的,以前不走动,真到了想要亲密关系的时候不一定能张开口。然后别总说什么欧美欧美的,欧美也不都那样的。每个人都学得自已很先进,像欧美一样,但是欧美也不一定先进啊,父母和孩子关疏远算什么先进。欧美有很多文化也是要传承的,疏远的话怎么传承。而且我觉得中国比较先进。欧美的文化长度比中国短,没准咱们祖上试过那种生活了,觉得行不通,才回来的呢。
就是一个人一个想法,有的就喜欢和子女在一起,子女在哪家在哪,但是这种也不一定就是好的,有可能老人是纯纯负担的。他们当然想随着子女。子女也有给父母养老的义务。有些事情不能看表面。每个人都是自私的。
--
FROM 219.143.187.*
的确是,每天过得高兴最重要
【 在 tjufelnyy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跟你说说另一条路。我们倒是跟公婆住一起,但是感觉也没变好。哈哈。我在版上吐槽很多次了哈哈。
: 天天在一起那摩擦才多呢。互相看不上。而且我是真不好意思,因为是得给我看孩子才把老人困在北京。
: 所以呢,无论住不住一起。感情这东西是要靠人营造的。有的人,不住一起也嘘寒问暖,最起码你坐月子的时候,会来好好地帮忙。
: ...................
--
FROM 124.64.184.*
差不多吧,其实这样不错了,比有些只会加重你负担的父母好。
【 在 polaristao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和老公都是上学的时候出来的。父母都是比较独的人,我上学,我爸妈基本不会给我打电话,我老公家里也是。后来上班,结婚,父母管的都非常少。也都明确不愿意来北京,不喜欢北京。老公家里有弟弟,婆婆基本也就是照顾弟弟孩子。我爸妈讲求欧美那种生活,坚决不帮忙看娃也不出钱,这些我们也不强求。就是双方都本着互不打扰的情况过了这么多年。孩子出生就用阿姨,月嫂育儿嫂用到现在都上小学了,所以孩子脑子里面,姥姥奶奶就是代号,基本没有什么接触过老人。
: 慢慢的,发现就变成关系是打打电话,平时我花钱给老家买水果买东西,逢年过节给老人钱,生活费,或者花钱让他们旅行。然后每年相聚的日子就是十一五一春节,但真的就仅此而已了。感觉和父母都没有同事朋友亲,遇到了困难也觉得最指望不上的就是双方父母。父母也觉得还是老家朋友亲人比我们好用。因为双方老人都不喜欢来北京,大概率最后也就是这个样子,唏嘘从上学走出家门那刻起,父母已经渐行渐远了。
--
FROM 183.213.128.*
天,要我恨死了
【 在 polaristao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是独生子女啊,我记得我怀孕要早产,躺在病房给我妈打电话,我妈说她在老家正在开PARTY,一屋子人呢,就挂了,我就一个人在北大妇幼住了很久。当时才28周,随时孩子都要没命那种。我住了一周吧,他们也没来。后来觉得我其实多余把这些事情告诉他们。他们也帮不了什么。我生孩子,我妈来了三天吧,就走了,她觉得我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
FROM 120.24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