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来一次,一切都会是重复。他感谢你的成分是有的,但是不喜欢被时时提醒,对那段
时间感受心酸等等也是对的。
我上学在姨家住过几天,吃过几顿饭,最后还是宁可走远路回家(六年级走路单程多一
个小时左右),对大家都好。
【 在 hatti (shahh)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的角色是姑姑。
: 侄子出生在北京,父母在他4、5岁时离异,分别奔赴外地发展,其后主要是由爷爷奶奶照顾,小学高年级去爸爸工作的城市读寄宿学校一直到高一,因为户口在北京,需要回京读书准备高考。他的父母不可能回来,爷爷奶奶年事已高,所在学区也不好,征得老公同意我主动承包了他回
: 很多回帖提到了自己类似的经历,都用了寄宿的字眼,哪是这么简单。侄子住在我家,我们自己还有一个小一些的孩子,两个孩子的衣食住行同样操心,作为没人帮忙的双职工家庭,每天都十分忙碌。关注督促学习,有空坐在旁边陪读,不曾落下一次家长会,带着上课外班,最后数学
: ...................
--
FROM 77.2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