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刚才给一个老太婆导数据
- 这就不清楚了
 我并没有被糖果强老湿骗
 
 【 在 gjq (!@#$%^&*())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玩意拍出来的片子还有多少存世的?
 --
 FROM 73.63.245.*
 
- 我记得当年我爷爷还问过我这个东西怎么样,他不想要我在国外给他买的日本摄像机。不过后来也没有买,他也不会用电脑
 
 【 在 Avocado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就不清楚了
 : 我并没有被糖果强老湿骗
 :
 --
 FROM 74.99.89.*
 
- 没有数字化之前,摄像的确麻烦,剪辑回放都麻烦
 
 【 在 gjq (!@#$%^&*())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记得当年我爷爷还问过我这个东西怎么样,他不想要我在国外给他买的日本摄像机。不过后来也没有买,他也不会用电脑
 --
 FROM 73.63.245.*
 
- 当年这些麻烦都不是事,只是传播起来麻烦,自己在家看未剪辑的就行。只是那个年代国内连这样的摄像机都没几个人买得起,当然国外也没普及多少年。相对便携的家用磁带摄像机83年才由索尼推出,而且刚推出的时候贵得要死。
 
 【 在 Avocado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有数字化之前,摄像的确麻烦,剪辑回放都麻烦
 :
 --
 FROM 74.99.89.*
 
- 是事儿啊
 很大事儿
 剪辑设备天价就不说了,拍摄设备你说了不便宜
 就算回放设备也很贵,如果直接买鬼子货色,在我朝当年还有NTSC和PAL的问题
 
 【 在 gjq (!@#$%^&*())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年这些麻烦都不是事,只是传播起来麻烦,自己在家看未剪辑的就行。只是那个年代国内连这样的摄像机都没几个人买得起,当然国外也没普及多少年。相对便携的家用磁带摄像机83年才由索尼推出,而且刚推出的时候贵得要死。
 --
 FROM 73.63.245.*
 
- 碰见过一个老头,70来岁,丧妻,闺女也是嫁到法国了。他可能去过一次闺女家,对两个小女生大谈外国如何如何好,自己在国外如何向亲家大秀厨艺。我听了一段后问他为啥不去国外生活,他说了不少,大意是还年轻,想自己自由自在,不愿麻烦女婿一家人。后来问她闺女多少年没见了,他没正面回答。问他自己老了不能照顾自己以后怎么办,他不咋愿意搭理我了,又开始对两个女生讲外国如何好,国内如何比不上
 【 在 chengzhi2021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老太太稍年轻时,是不是还以女儿找个外国老公而逢人就炫耀?
 : 人就这样,得为自己的认知付出代价,谁都不能例外。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Android」
 --
 FROM 221.192.178.*
 
- 这样的人不少呢
 
 【 在 jingxiang 的大作中提到: 】
 碰见过一个老头,70来岁,丧妻,闺女也是嫁到法国了。他可能去过一次闺女家,对两个小女生大谈外国如何如何好,自己在国外如何
 --
 FROM 111.199.186.*
 
- 赞 什么时代了还录像带 不用网络传一个吗
 【 在 FMR 的大作中提到: 】
 : 80多的老太太,外孙子女才7、8岁?不止吧。估计也是挺久之前的光盘了吧?
 : 说不定她闺女已经死了,大家都瞒着她。
 : --
 : ...................
 --
 FROM 114.246.103.*
 
- 08年有很多数字摄像机了,sd卡。更早有光盘存储的。
 
 【 在 gjq 的大作中提到: 】
 :
 : 国内就没几个人用过家用摄像机。大众买得起摄像机的时候已经进入智能手机时代了,也就最近10年的事情。早年数字相机因为散热还有存储原因,要么没有摄像功能,要么录像长度被限制在30秒VGA分辨率,到08年才有一款相机有像样的摄像功能,最长摄像时间还限制在29分59秒,那时候iPhone都上市了。
 :
 : 你想想你给自己录的第一段录像是什么时候吧。
 :
 --
 FROM 223.167.142.*
 
- 通篇是你的猜测
 【 在 spring405 的大作中提到: 】
 : 她说自己是居委会的。说是另一个80多的老太婆住进了icu.
 :
 : 已经到了弥留之际。特别想见嫁到法兰西的女儿。
 :
 : 女寄了五盘录像带。
 :
 : 老太婆想走前看看女儿,没办法就找我把dv带采集成视频文件传电脑里。
 :
 : 一盒带子一小时。第一盒她老公还是小伙子,到第五盒,已经是个中年男人了,孩子也7-8岁了。可见这女儿是十多年没有回来了。
 :
 : 这样的女儿真是白养了。
 --
 FROM 171.3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