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山东调研乡村青年婚姻状况:男女未婚原因差异大
为深入了解乡村青年婚姻状况,山东省枣庄市统计局选取了5个村的78位(其中男性 40 人,女性38人)村民对乡村青年择偶难易程度、乡村青年婚姻家庭关系、乡村青年结婚成本等相关情况进行了调研。相关文章近期刊发在国家统计局机关刊《中国统计》上。
调研文章介绍,2020 年,枣庄市常住人口为 385.56万人,户籍人口426.11 万人,人口净流出40.55万人,流出人口多数为乡村外出务工人员。调研的5个村外出务工比例低的村在30% 左右,高的则达到70%— 80%。虽然乡村面积不断扩大,房子建的越来越多,建的也越来越漂亮,但是乡村年轻人却越来越少,“空壳村”现象严重。原调研方案是抽取3个村,每村 25 人进行调研,但是,村中年轻女性不多见,年轻男性更是少之又少,村里多为老人、孩子,一个村凑齐25个年轻人很难,因此最终选择5个村和一个企业共78 位村民进行调研。
调研发现,男性和女性未婚原因差异大。当了解适龄男青年未婚的主要原因(按重要性高低选三项)时,每个人的回答各不相同,选择比较多的是男女比例不均衡(54人)、经济条件差(52人)、没有稳定的收入(42 人)。女青年未婚原因中的择偶标准高可谓一枝独秀,排在前三位的是择偶标准高(66 人),不想结婚(42人),社交圈窄(32人)。
调研发现,受结婚时间差异影响,枣庄市结婚花费相差较大,从几千元到15万元不等。调研中结婚花费全部由男方支付的占比为 60.78%;绝大部分由男方支付的占比为27.45%;双方占比差不多各半的为 9.8%;女方支付多的占比为 1.96%。枣庄市乡村地区婚姻花费虽多数沿袭过去风俗由男方承担,但略有变化,女方与男方花费相当逐步增多,甚至女方支出占多数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结婚高消费现象比较普遍。乡村结婚高消费现象十分普遍,结婚消费一般集中在置办婚房、彩礼礼金、置办酒席和购买金银首饰。若说婚姻是上层建筑,收入情况便是基础,如今乡村结婚有房、出得起彩礼、买得起“三金”已成必然,有些地方还要求有车、在城里买房,婚宴的价格也是一涨再涨,很多人为追求面子已经不满足于在村里摆宴席,而是要求到城里酒店办婚宴,乡村婚姻消费也是一涨再涨。小万院村的村民表示“根本不用女方问,媒人说媒的时候首先就问有房吗?有车吗?干什么的?工资多少……结婚花的是越来越多,真的是结不起婚啊”。
另外,彩礼金额由1001 元(寓意为千里挑一),上涨到10001 元(寓意为万里挑一),到 如今的10万元(低一点的地区也需 66000 元或 88000 元)。“约定俗成”的价位在彩礼金额的多少上占主导地位,双方家庭协商而定和家庭的经济情况也占有一席之地:49.02% 的人选择彩礼金额由“约定俗成”的价位决定;19.61%的人选择双方家庭协商决定;17.65% 的人选择家庭的经济情况;7.84% 的人选择周围亲戚朋友结婚时的价位;5.88%的人选择其他。
对于高消费的成因,文章分析道,攀比、婚姻另一方要求过多、讲面子、当地风俗影响是当下乡村青年结婚高消费现象的最大推手。
调研发现,适龄青年择偶困难是一大难题。
调研中多数村民表示当地适龄青年找对象比较困难。65.38% 的人认为当地适龄青年找对象比较困难; 16.67%的人认为当地适龄青年找对象非常困难;17.59% 的人认为当地 适龄青年找对象比较容易,没有人认为当地适龄青年找对象非常容易,可见认为当地适龄青年择偶困难已成为乡村的一大问题。
其中,性别比失衡值得关注。调研5个村均有部分大龄未婚男青年,最多的村高达 200 余人,少的也有几十人,适婚青年中男性远多于女性。
文章称,乡村青年婚恋问题主要集中在出生人口性别比例问题导致适龄青年未婚(67 人)、农村结婚成本太高导致适龄青年未婚(50 人)、外出务工逐渐增加影响婚姻家庭稳定(43 人)、留守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导致更多“剩男”(43 人)。
文章指出,较多农村适龄青年未婚现象会对社会产生一定影响,甚至可能上升为社会问题。一是大龄未婚男青年会产生一些生理和心理上的影响,社会接纳度和融入度较低,可能成为社会 不稳定因素;二是大龄未婚男性增多 容易导致拐卖妇女等非法产业链的滋生。调研中,大量乡村适龄青年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中选择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67.95%)、降低人口出生率(61.54%)、增加社会犯罪率(42.31%)居前三。
文章介绍,问卷还对村民希望在农村青年婚恋方面得到政府哪些帮助(按重要性选择三项)进行了调研。村民最迫切的得到的帮助是发展本地经济,提高生活水平,解决生活压力(92.2% 的人选择此项);其次为提高文化教育 水平,摆脱落后婚姻消费观念的束缚 (67.5% 的人选择此项,且多数人将此项理解为提升教育水平);再次为更多进城务工人员提供子女入幼、入 学等帮助,解决家庭后顾之忧(58.4% 的人选择此项)。选择其他选项的相对较少。
来自枣庄市统计局的两名作者提出,因此,为改善乡村青年婚姻状况,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二是建设美丽乡村,提高乡村自信;三是提升乡村教育水平,提高村民素质;四是改变村民婚姻、性别偏好等观念。
--
FROM 222.133.10.*
好神奇,这个就能发文章了。
感觉就是最普通的调查报告。
--
FROM 111.197.252.*
调查报告不能发什么能够发
【 在 jana369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神奇,这个就能发文章了。
: 感觉就是最普通的调查报告。
--
FROM 117.136.2.*
未婚男青年成了社会危险因素了,让他们去非洲吧,参加一带一路建设,不生出三胎别回来。
根本原因是女青年数量太少,为啥太少呢?
【 在 Basil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深入了解乡村青年婚姻状况,山东省枣庄市统计局选取了5个村的78位(其中男性 40 人,女性38人)村民对乡村青年择偶难易程度、乡村青年婚姻家庭关系、乡村青年结婚成本等相关情况进行了调研。相关文章近期刊发在国家统计局机关刊《中国统计》上。
: 调研文章介绍,2020 年,枣庄市常住人口为 385.56万人,户籍人口426.11 万人,人口净流出40.55万人,流出人口多数为乡村外出务工人员。调研的5个村外出务工比例低的村在30% 左右,高的则达到70%— 80%。虽然乡村面积不断扩大,房子建的越来越多,建的也越来越漂亮,但是乡村年轻人却越来越少,“空壳村”现象严重。原调研方案是抽取3个村,每村 25 人进行调研,但是,村中年轻女性不多见,年轻男性更是少之又少,村里多为老人、孩子,一个村凑齐25个年轻人很难,因此最终选择5个村和一个企业共78 位村民进行调研。
: 调研发现,男性和女性未婚原因差异大。当了解适龄男青年未婚的主要原因(按重要性高低选三项)时,每个人的回答各不相同,选择比较多的是男女比例不均衡(54人)、经济条件差(52人)、没有稳定的收入(42 人)。女青年未婚原因中的择偶标准高可谓一枝独秀,排在前三位的是择偶标准高(66 人),不想结婚(42人),社交圈窄(32人)。
: ...................
--
FROM 1.90.186.*
以前不比现在,
不分地,干不了重农活,几乎没法考大学就业,参军入伍啥的更不可能。
所以,上一代人做了当时最理性的选择,并一直为此承担后果。
【 在 tomatoes 的大作中提到: 】
: 未婚男青年成了社会危险因素了,让他们去非洲吧,参加一带一路建设,不生出三胎别回来。
: 根本原因是女青年数量太少,为啥太少呢?
:
--
修改:leviathan FROM 183.195.11.*
FROM 183.195.11.*
十大那样嫁到外地去了
【 在 tomatoes 的大作中提到: 】
: 未婚男青年成了社会危险因素了,让他们去非洲吧,参加一带一路建设,不生出三胎别回来。
: 根本原因是女青年数量太少,为啥太少呢?
:
--
FROM 106.12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