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为什么我们小的时候,就是单纯的能学就学出来,学不出来就算了
【 在 yumenniao 的大作中提到: 】
: 全看个人的天赋。
: 没有学区房,没有择校,没有辅导班。
: 不用花钱。
: ..............因为40,50后父母都穷的差不多,孩子们凭自己努力就行,现在70后父母家族社会阶层早就划分了,阶层越来越固化,个人努力就没那么大经济效应了,信息又那么发达,不患寡而患不均
--
FROM 118.247.190.*
那是你那么过。我小时候,现在该有的都有(小学1986级)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5
【 在 yumenniao 的大作中提到: 】
全看个人的天赋。
没有学区房,没有择校,没有辅导班。
不用花钱。
能学你就好好学,不能学就算球。
现在这个社会怎么变成这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5
--
FROM 221.197.235.*
原来贫富差距没这么么大,干部工人比重非常小,所以很多人就不想非得考学、考好学校!
--
FROM 211.94.143.*
小时候你不知道而已。那时候除了考高分,还有其他许多路子。有能力的家长都是多头并举的。比如定向委培、各种加分兜底,其次才是找好老师私教,最后才是督促小孩努力。实在不行,改档案冒名顶替,路子多了去了。
【 在 yumenniao (戒) 的大作中提到: 】
: 全看个人的天赋。
:
: 没有学区房,没有择校,没有辅导班。
:
--
FROM 183.9.242.*
这就是风气使然。
那时候,所有人的心思用在自己的工作上,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老老实实做好本分工作。
那时候,老师会以学生为荣、学生会尊老师为父,老师打骂学生,家长会在精神和肉体上给予配套补贴。
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是只要能赚钱,就有人去做,挖空心思、花样百出、套路不休。
学校老师呢,也不是那么纯粹了,给多少钱、干多少事、师生成了纯粹的师生。
家长呢,也更有钱了,有了多个选择,有了实现原来没能实现梦想的资本和精力。
多管齐下,就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了。
【 在 yumenniao 的大作中提到: 】
: 全看个人的天赋。
: 没有学区房,没有择校,没有辅导班。
: 不用花钱。
: ...................
--
FROM 218.93.20.*
我说的逆袭差不多是从大专到强985的水平,而且我是针对交高价的那帮人来说的。
其实正常录取的也有成绩提升的,譬如我们班2个北大生中考成绩只是班里前十水平。
我认为决定学区房价值的不是好学校有多好,而是差学校有多差。无论小学初中还是高中,都不可能点石成金,但差学校确实可以毁掉很多人。
【 在 qiaoqiao 的大作中提到: 】
: 初中不够差,还是小学好特别重要?因为高中有逆袭翻盘的,我一直觉得小学没那么重要。但如果逆袭翻盘是少数,那学区房还是挺值
: 我小时候不是这样的。
: 小学时期有去老师家补课的,老师可以赚外快,家长也指望老师能把孩子成绩提起来,然而没啥用。
: ...................
--
FROM 47.241.66.*
择校从来都有
至少本中上初中起就有。
【 在 yumenniao 的大作中提到: 】
: 全看个人的天赋。
:
: 没有学区房,没有择校,没有辅导班。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13,2」
--
FROM 223.104.39.*
现在大家有条件了,有希望把学不好的变成能学好的
--
FROM 59.42.39.*
我这些同学都比你能挣钱太多了……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父母从来不管我学习
: 我就自己学,他们看电视
--
FROM 117.136.0.*
咱就说学习啊
挣钱我是不行
【 在 mean2010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这些同学都比你能挣钱太多了……
--
FROM 219.236.11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