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Re: 如何跟回避型的家人相处
当初怎么看上生了两娃才发现问题
--
FROM 120.230.79.*
我觉得你们应该很幸福的才对。
【 在 rubyscl 的大作中提到: 】
: 搬家是指买了海淀的二套,老大开始在这边上小学了。经济上会比原来压力大一些,目前收入可以承受,但他因为原生家庭的原因,始终觉得手里有闲钱才有底气。他通勤距离增加也是造成我们现在聚越来越少的原因。但我说了,这次也是他经过征求别人意见后协商一致的,可能事后他还
: 呛蠡诹恕
: 收入都交给我是从他工作之初就开始的习惯,因为起初他挣得很少而我背房贷,并且他妈说家庭要稳定钱就要给女人,他还经常跟朋友开玩笑自己软饭硬吃。近年他收入增长却逃避家庭责任,我也跟他商量过要不各自管各自的收入,他没同意,他实在懒得管工作以外任何劳神的事情了…
: ...................
--
FROM 183.195.5.*
你老公改变很难,你需要改变,不要给他那么大压力
【 在 rubyscl 的大作中提到: 】
: 今天下午,意外找到儿子四个月丫丫发出“妈”的语音,幸福的跟儿子(7岁半)和闺女(5岁)一起分享。可是儿子一听到声音播放就 ...
--
FROM 221.198.162.*
回避型不遗传。
放低期待,才能有意外惊喜。
把老公当儿子宠,宠大了就能当老公了。
【 在 rubyscl 的大作中提到: 】
: 今天下午,意外找到儿子四个月丫丫发出“妈”的语音,幸福的跟儿子(7岁半)和闺女(5岁)一起分享。可是儿子一听到声音播放就开始强烈拒绝说不想听,并且莫名开始哭。我问他为什么哭,他就说不要听不要放。到了晚饭的时候,在他情绪十分稳定的时候,我又问他先前哭的原因,他表示不记得了。
: 我突然悲哀地联想到,儿子在情感表达方面,完全遗传了他的爸爸,可能是不是这种我们觉得幸福的事情反而让他觉得不适?在和亲人的相处上,他的表现也和妹妹大相径庭:例如有次我在外面摔了个大跟头,进门说了后,妹妹就给我按摩伤口并问我怎么样还疼不疼?哥哥就跟没听到一样,几天也没有关心过一句。再比如,和再亲近的家人分开以后,视频里见到,他都是会躲起来不愿意面向镜头打招呼。
: 说到他爸爸的性格,其实去年底我曾经和他爸爸提过一次离婚,也拟好了离婚协议,原因也是在越来越忙越来越不着家的他身上,已经完全感觉不到他对包括我在内的家人的关心。一度我怀疑是不是出轨?甚至翻了他的手机(这点不对我承认,但那段时间太没有安全感了)发现了他保存的心理测验结果:回避型依恋。研究后我突然觉得很多他和儿子的事情都有了解释,但是并没有找到什么好的解决方法。
: ...................
--
FROM 111.201.64.*
。。。你看,你通楼里都是你觉得你认为了
你的世界之外,是有别人的嘛,实事求是以他们的感受为准才是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嘛
【 在 ssteym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你们应该很幸福的才对。
:
--
FROM 43.224.44.*
如果没有第三者
中年男人和老婆的距离都是老婆作出来的
到了中年了
不可能如热恋时亲密
而且中年男人工作压力大
对家里的照顾必然减少
结果老婆觉得受了忽视
来个一哭二闹三上
那男人就更不想回家了
【 在 rubyscl 的大作中提到: 】
: 今天下午,意外找到儿子四个月丫丫发出“妈”的语音,幸福的跟儿子(7岁半)和闺女(5岁)一起分享。可是儿子一听到声音播放就开始强烈拒绝说不想听,并且莫名开始哭。我问他为什么哭,他就说不要听不要放。到了晚饭的时候,在他情绪十分稳定的时候,我又问他先前哭的原因,他表示不记得了。
: 我突然悲哀地联想到,儿子在情感表达方面,完全遗传了他的爸爸,可能是不是这种我们觉得幸福的事情反而让他觉得不适?在和亲人的相处上,他的表现也和妹妹大相径庭:例如有次我在外面摔了个大跟头,进门说了后,妹妹就给我按摩伤口并问我怎么样还疼不疼?哥哥就跟没听到一样,几天也没有关心过一句。再比如,和再亲近的家人分开以后,视频里见到,他都是会躲起来不愿意面向镜头打招呼。
: 说到他爸爸的性格,其实去年底我曾经和他爸爸提过一次离婚,也拟好了离婚协议,原因也是在越来越忙越来越不着家的他身上,已经完全感觉不到他对包括我在内的家人的关心。一度我怀疑是不是出轨?甚至翻了他的手机(这点不对我承认,但那段时间太没有安全感了)发现了他保存的心理测验结果:回避型依恋。研究后我突然觉得很多他和儿子的事情都有了解释,但是并没有找到什么好的解决方法。
: ...................
--
FROM 123.117.176.*
其它的不好说,
但是有一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生活模式,比如,你老公,就是不喜欢和人打交道,这是他的生活方式!他自己觉得没什么的话,你没必要非得强迫他按照你的生活方式来生活....。
至于怎么相处,很简单,各自尊重各自的生活方式呗。
从你的叙述来看,不少问题(矛盾)来自你自己的情感需求(家人亲密关系的表现),所以,解决问题更应该从你自己身上入手。要么降低自己的需求,要么从其它有同样表达的家人身上获取(比如,你女儿),如果你非得想要另一半对你关怀多一些,那明显你们三观不和,换一个能做到的人吧.....。
【 在 rubyscl 的大作中提到: 】
: 今天下午,意外找到儿子四个月丫丫发出“妈”的语音,幸福的跟儿子(7岁半)和闺女(5岁)一起分享。可是儿子一听到声音播放就开始强烈拒绝说不想听,并且莫名开始哭。我问他为什么哭,他就说不要听不要放。到了晚饭的时候,在他情绪十分稳定的时候,我又问他先前哭的原因,他表示不记得了。
: 我突然悲哀地联想到,儿子在情感表达方面,完全遗传了他的爸爸,可能是不是这种我们觉得幸福的事情反而让他觉得不适?在和亲人的相处上,他的表现也和妹妹大相径庭:例如有次我在外面摔了个大跟头,进门说了后,妹妹就给我按摩伤口并问我怎么样还疼不疼?哥哥就跟没听到一样,几天也没有关心过一句。再比如,和再亲近的家人分开以后,视频里见到,他都是会躲起来不愿意面向镜头打招呼。
: 说到他爸爸的性格,其实去年底我曾经和他爸爸提过一次离婚,也拟好了离婚协议,原因也是在越来越忙越来越不着家的他身上,已经完全感觉不到他对包括我在内的家人的关心。一度我怀疑是不是出轨?甚至翻了他的手机(这点不对我承认,但那段时间太没有安全感了)发现了他保存的心理测验结果:回避型依恋。研究后我突然觉得很多他和儿子的事情都有了解释,但是并没有找到什么好的解决方法。
: ...................
--
FROM 202.122.36.*
建议不要通过太过强烈的情绪表达(如哭泣)来交流。而是以理性、客观和温和的方式交流,交流时关注点多放在对方身上,而收缩一些自己的情绪。让他感觉安全、受到鼓励,让他感觉自己处于有弹性、有支持的环境。
你可以想象,只是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对方从回避型人格走了出来,极大的改善了,甚至完全好了。他会如何来表达你以前对他的态度?是哭着、喊着问他为什么会这样的你?还是感谢那个用积极的方式鼓励、爱护他的你、那个无条件在他身后支持的你?
多一些对对方积极、温和的关心,另外也关心、关注自己的情绪。
【 在 rubyscl 的大作中提到: 】
: 常人意义上的温存我一直在给。尤其今年以来,我一直鼓励、赞美甚至撒娇,他说的事情无论自己内心是否同意都表示认可,可是依然总被他推开。夜深人静情绪上来了,哭着问他我还能怎么做,他终于搂着我说我做的很好了,但没有用啊…
: 这就是为什么我觉得面对回避型无奈的原因。我想第三方换个角度会好一点,不过如果要他同意接受心理咨询,又会是一个“逼迫”的过程,两难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5
--
修改:peniy FROM 175.0.9.*
FROM 175.0.9.*
抱抱楼主。
出现问题时我们常会反省,自己的理智与情感哪里不妥当; 旁人的分析也常着眼于”因为你的问题(给对方压力大)所以对方才会这样”。但这未必是事实。
事实就是,对方就是这样的人,不因外力而改变。
放过自己,过好自己的生活,别再过度反省。
PS: 孩子还有救,可以带去看看心理医生。
【 在 rubyscl 的大作中提到: 】
: 今天下午,意外找到儿子四个月丫丫发出“妈”的语音,幸福的跟儿子(7岁半)和闺女(5岁)一起分享。可是儿子一听到声音播放就开始强烈拒绝说不想听,并且莫名开始哭。我问他为什么哭,他就说不要听不要放。到了晚饭的时候,在他情绪十分稳定的时候,我又问他先前哭的原因,他表示不记得了。
: 我突然悲哀地联想到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X」
--
FROM 114.250.180.*
因为我不是像你一样的神啊。
我只是凡间普通的“我觉得”的人啊。
【 在 chooselif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看,你通楼里都是你觉得你认为了
: 你的世界之外,是有别人的嘛,实事求是以他们的感受为准才是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嘛
--
FROM 183.1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