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家版的贝叶斯感悟
我上大学的时候,一个老师问,考试用口试的形式大家谁有意见,结果没人举手
第二年,他问,考试用口试的形式大家谁同意,结果也没人举手
其实大家就是不喜欢举手而已
我写了个长的没发出去,凑合看吧
【 在 ssteym 的大作中提到: 】
: 同一个问题,调换不同的角度阐述,结论可能截然不同。
: 比如那个买衣服的问题,我之前以另一个角度提过,然后一堆的人回答说必须要大,大
: 3号4号都可以都合适。
: ...................
--
FROM 58.60.1.*
第一年就是呀,大家不举手,他就高高兴兴口试了,然后口试的过程中发现我们其实都不喜欢口试
【 在 ssteym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简单,反过来问:反对口试的请举手。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XR」
--
FROM 58.60.1.*
经常这样。我要办一件事,要征求我领导意见,但是其实不是大事,很常规,领导一定同意那种。如果我发信写:您看我这么办好不好。他不回复我我就办不了事。
如果我写:您要是没有异议我就这样办了。他不回复我我自己办去就是了。
因为我知道他就是懒得回复我
开会的时候这种情况其实更多。很多时候就是谁都不想首先提出异议罢了。所以我要是问话,会用倾向我自己希望得到答案的那种方式。想领导请示的时候也是
还想起一件有趣的事。我大学食堂边上有个小店,主要卖酱油面,生意特别好。每次去买面,老板就问加一个鸡蛋还是加两个鸡蛋,我们大多都加一个鸡蛋,男生有的时候加两个。老板从来不问我们加不加鸡蛋。到了很多年之后我才知道那里的酱油面确实可以不加鸡蛋。。。
【 在 yingzh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有趣
: #发自zSMTH@YAL-AL00
--
FROM 58.60.1.*
是的。所以我们也没抱怨什么。但是老师的本意是想进行教学改革,探索一个大家更喜欢的方式,从他的出发点来讲,他的提问方式导致了他这次教改尝试的失败
这个例子和你说的不是太一样。你这个更像前几天有人直眉瞪眼的问版友,这辈子和几个人睡过。我觉得很多只和一个人睡过的人都不会回答这类问题,大多只和一个人睡过的人比和多个人睡过的人在这个问题上更保守,这样就更不愿意公开讨论这个问题。这样的话这种问法如果作为调查来讲就没什么可信的了。
反正提问的方式确实会影响到来回答的人以及答案本身。
【 在 ssteym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我们”活该不喜欢。
--
FROM 58.60.1.*
主贴没有按照大多数人愿意回复的形式写
【 在 ssteym 的大作中提到: 】
: 发现这类主题家版的人都不爱回。
--
FROM 58.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