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借插图事件,再次希望高层看到教育部里可能有内鬼
连成年人都不能接受排名的残酷,让未成年人必须接受?
【 在 Myarmor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继续反省一下你的逻辑吧。
: 我不想假设你是坏。
:
--
FROM 223.72.76.*
错误归因:
你从两个事物可能存在相关性,就得出一个事物是造成另一个事物的原因。
你看到了两个事物同时存在,就觉得其中一个事物是另一个的起因。你的错误在于,同时存在的两个事物未必有因果关系,可能这两个事物有共同的起因,或者两个事物根本没有因果关系,它们发生共存只是巧合。一个事情比另一个事情先发生同样不能说明两个事物肯定存在因果性。
例子:小红指出,过去几个世纪全球海盗数量减少,全球温度在升高,从而得出是海盗的数量的减少造成了气候变化,海盗能够降低全球温度。小红犯了错误归因的谬误。
中国几十年高速发展难道以前的应试教育是唯一原因?不觉得太偏颇了吗?当然应试教育并不是一无是处,对于当时大量没学历没文化的群体,应试出来的总比没上学的好。但是不要刻舟求剑,未来中国不可能再天天衬衣袜子,低质电机了,而是要产业升级,要创新,显然高层已经意识到培养小镇做题家越来越不能适应未来了
【 在 Myarmor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的每句话都是没有逻辑推理的臆想。
: 中国这几十年的高速发展被你吃了?不是大量的的合格的劳动者哪里来的这些发展?
: 前面我就让你先证明:
: ...................
--
FROM 223.72.76.*
论坛里其实存在大量的逻辑错误
【 在 SPQR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是gre逻辑题做题家吗?
--
FROM 223.72.76.*
看具体干啥了,核心研发招清北,政府关系,跑项目可能三本也不赖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人问的问题对
: 你招聘
: 是去清北呢
: ...................
--
FROM 223.72.76.*
昨天刚中一标,里面列上了一堆学历高的不假,然而实际干活的却并不都是,甚至大多数都是各部门凑的,别把投标当真了,你跟业主关系还是最重要,否则标书都是清北博士也没用呀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来你不懂
: 有的投标
: 人家要看你所有员工学历的
--
FROM 223.72.76.*
这个假设存在的话,结论我也是同意的,这就是这什么特别受低学历,低文化,低收入的人认可的一些观点,在他们中特别流行的观念,反而得慎重考虑其合理性的原因。比如以前有个酸碱体质,特别受以上群体的推崇,现在则是一些阴谋论特别受推崇,街头巷尾大爷大妈都以传播这些真知灼见为荣,反正也没法反驳,重复多了就成真理了
【 在 SPQR 的大作中提到: 】
: 假设一个小学生去看大学老师讲的课,会不会觉得充满逻辑错误?
: 比如大学老师动不动就说“易得”,显得很跳跃、缺乏逻辑
: 又或者一个农妇要是去听韦神讲课,她可能听半天然后说“瞎扯鸡巴蛋”
: ...................
--
FROM 223.72.76.*
大量的小学初中毕业的民工都是什么教育体系出来的?其实这是改开和WTO的功劳,应试教育确实也有功,这我并没否认,但是这模式不适合未来了,所以教育才会调整,要不为什么现在这么多卡脖子的技术,靠做题解决不了,得靠创新
【 在 prometheusis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实在的,你这是P话!
: 中国这三十年的快速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育体系提供了大批优秀的劳动力!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3
: ...................
--
FROM 223.72.76.*
都是硕博可能你连项目机会都没有,也挺讽刺的。你看华为都是清北,985的吗?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随你说啊
: 你都是三本,你看能中标吗
--
FROM 223.72.76.*
你很容易陷入这个…
轶事证据谬误
你试图用传闻故事、个人经验等等单独事例来取代逻辑论述或者有力的证据。比起复杂而确凿的证据来说,轶事证据更容易获得,但是却要粗浅很多。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量化衡量的科学数据/确凿证据比个人经验/轶事要更加可信。
例子:小红爷爷是个30年的老烟枪,现在80多岁身体还很健康,小红依次得出吸烟对身体无害的结论。小红犯了轶事证据的谬误。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以为如何发现于敏的?
: 不就是他考100吗
--
FROM 223.72.76.*
稻草人谬误
你歪曲了别人的观点,使你自己能够更加轻松的攻击对方。
你夸张、歪曲,甚至凭空创造了别人的观点,来让你本身的观点显得更加合理。这种行为不但影响了理性的讨论,也影响了你自己观点的可信度。因为如果你可以负面的歪曲别人的观点,你就有可能从正面粉饰自己的观点。
我从没说都三本,也没说硕博没用,你不断带节奏到这个假设,然后再反驳我。我回答你的提问,当时你直接就问一个三本一个清北招哪个,我的观点很明确,什么岗招什么人,哪来的都三本一说?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肯定得有
: 你不能全三本啊
: 就像一个团队,你总得有孙悟空啊
: ...................
--
FROM 223.7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