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给大家讲个故事,农村家庭多子女奋斗模式和如今建房资金分配
看了有点感触,因为看到点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情况,就随便说两句吧
这个矛盾产生的最大原因就在于:老两口到了晚年没有什么积蓄,为啥要在村里面盖别墅呢?
这就要从农村人根本的一些宅基地思维上来看了,我周边也好多这样的在外面发达之后回老家盖别墅的,但一般都是独子或者一个儿子和女儿那种,不存在继承权的纠纷
lz的故事这种很显然就是从老幺的角度来看,父母两养老的事情他一个人可以全包了,为啥还非要在村里面盖个别墅“显摆”一下呢?
因为本身做这件事的意义就已经和很多年轻人的想法不一致了,最简单的,老幺兴许根本没有兴趣在老家还争取这一份宅基地
那么现在父母决定要盖这个屋子,对于老幺来讲基本可以说是可有可无的,那要么平均分配绝对占理,要么100%控股值得自己去操心一下,现在这种看似合理的“按需分配”对于老幺来说其实是最麻烦的了
跟其他网友推测的这件事要黄不同,我觉得这件事情有另一个结局,就是老幺只拿50万出来,然后继承权宅基地什么的都不要,等于50万就是友情赞助的补偿费,剩下的让三家自己去解决,到那个时候,就会看到二桃杀三士的结局了,但这对大家庭稳定是及其不友好的,所以归根结底要弄清楚老两口折腾这个别墅的目的和意义在哪里,想明白这点对于解决这件事情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 在 isk 的大作中提到: 】
: 上世纪的农村家庭,普遍困顿。
: 特别是多子女家庭,往往有种公认的供读模式:
: 比如有三四个孩子的,先集中资源把老大供出来,然后让老大尽快工作,负担家庭养大后面的孩子。
: ...................
--
FROM 180.118.119.*
你看,问题这不就很清楚了,现在需要的是一个你大伯能听见去话的人去劝解:
1、这一点很显然有虚荣心作祟的成分,攀比心理人人都有,但真正为了攀比去实现却显得不明智了;极端一点就是如果那户人家弄了一个500W的联排然后贷了一堆款,你大伯还会“欣赏”吗?
2、亲情不能割舍,感情牌万试万灵。不过需要明确的是,济济一堂靠的绝对不是一座别墅,而是兄弟子女叔伯妯娌间的和睦相处、同心同德。现代社会就算是模范家庭,但一年里面可以做到“济济一堂”的无非也就是清明、中秋和春节了吧,那一个小二层的洋楼难道就不能满足临时的要求吗?还是说每次回来的这四个儿子都一定会在家里面住上一段时间,恐怕那个时候就不是“济济一堂”而是“鸡毛蒜皮”了。。。“家要常回不要常住”不就是讲的这个道理么
3、最后纵观这几点,不觉得你大伯的出发点都是他“自己”吗?比如伯母难道就真没有一点儿付出,或者说其他家族里面生4个儿子的就都没有他教育的成功?至于留给后辈的财产,先不说继承权的问题,农村一个200W的别墅不出20年无论从外观样式或者各种老化妥妥的就是大打折扣。后面老人百年以后,除了各个年节祭日,回老家的机会真的少之又少,真正愿意住在农村大别墅的就算是现在的年轻人也是极少的,更别说以后。想要传承下去的,终究是一种精神,比如现在每到清明节给我老祖上坟的时候,叔伯辈都会一一到齐(哪怕过年都不回的清明也必到),然后大家会在一起折纸钱做杨青条,给小辈们讲之前的故事,讲述当年一个叔爷爷为了大家族的利益都没有成家,瞎眼的太奶奶一个人拉扯4个孙辈还坚持在那个时候力排众议让大姑妈都上完小学,这种的才是真正的传承。
【 在 isk 的大作中提到: 】
: 老两口眼里的意义很简单:
: 1.不远处的老熟人刚起了一个约150W的联排,那家家境和孩子状况还不如自家。
: 2.很想看到儿孙济济一堂的热闹光景,这话我听大伯说了不止三回。
: ...................
--
FROM 180.118.119.*
你看这样捋一捋事情就明朗多了~~
“我家计划建房,就简简单单两层,带装修不超50w”这个才是正常的农村老屋翻新基地改建的思路
至于小别墅200W的,成本倒是一点不假,我的邻居就是花了200+而且很巧也是4层,但问题是人家就一个儿子自己乐意花钱也不存在什么继承权的问题
至于你大伯这样的,内部问题先搁着不说,关于宅基地的归属权其实已经间接损害到外部的利益了,所以即便你父亲同意也要参考一下后辈的意见
另外也要劝劝令尊,有的时候人家“出得起钱”和“乐意出钱”是两码事情,帮别人拿主意这个事情往往吃力不讨好~~
如果老幺认为这个别墅建成之后没什么意义,那么即便他最后出了钱心理也是不愉快的,更何况现在已经因为这个出钱出力的事情让大家庭出现了裂隙,后面如果继续发展的话甚至会出现兄弟阋墙,到那个时候难道真的就是你大伯想看到的吗?
【 在 isk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起来也是搞笑,前年我家计划建房,就简简单单两层,带装修不超50w,
: 大伯正好也有心建房,开始是各用各的地基,就是在老房子原址上推倒各自重建。
: 他家3兄弟一碰头(老幺离得远,不经常回来),也计划做个50W的差不多了。
: ...................
--
FROM 180.118.119.*
哇塞,你说的好严厉啊。。。
但不知道怎么回事觉得你说的挺切中要害的,尤其是最后的部分
不过或许lz的本意并非如此,只是无奈被卷入到家族的琐事中去了,还是尽量宽容一些吧
【 在 littlemeal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些人没救的,拿了学位生活在城市里也一样。包括你和你大伯。你大伯是为人虚荣一辈子被乡村舆论场左右,一把年纪还奔别墅,图的无非是村头闲聊有的吹。至于你,哪所谓的集中资源也就是个理论,集中个什么资源,无非是一块钱怎么用谁来用的问题。当时无非是一念之间,孩子也基本是散养,成不成看他自己成绩。要说老二老三成绩优异被家庭逼着退学的,那也是老二老三去跟你大伯说的怨念,不是什么用钱分配的法则。
: 回忆和道听途说这种事,细节都是自己编,发挥想象,越久越如此。你自己心里对此一点谱没有,还试图以此介入你大伯的家事,寻点理由去给人评判。可以说是家传两代不靠谱,家风就不行。读书不见得百分百成就塑造人,只是提供一种可能。具体到你,就是始终没有走出最烂的舆论环境的人。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3
: ...................
--
FROM 180.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