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这样的媳妇什么水平
1.现在不缺碘,是在全国普及加碘盐的基础上实现的。
2.不缺碘和碘超标之间,有个适宜的区间,这个区间并不是刚刚达标就最合适。是要在统计意义上减少缺碘而又不超限的置信度高为宜。
3.有关部门不是傻子文盲,一直在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食盐加碘上限,以前是60mg/kg,现在是20-30mg/kg。
所以,除了少数特殊人群和不缺碘地区,全国多数地方食盐加碘仍有必要。
不要听到点反派言论就以为捡到了别人不知道的真知灼见,自己有点独立思维吧。
【 在 thinksmith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都不缺碘了,不需要吃了。你这是老黄历
--
FROM 125.33.206.*
你确信吗?我怎么查到的是低钠盐含30%氯化钾。氯化钾的咸度略低于氯化钠,但由于咸味主要来自于氯离子,所以低钠盐咸度的降低不是很明显。
这个说法比较合理,因为钾和钠的分子量不同,等重量的氯化钾里氯离子含量略低于氯化钠。
如果按这个说法,由于咸度降低导致的补偿性用量增加可能是达到氯离子含量相同的情况,那应该说“放更多,摄入钠更高”是属于想当然了。
智商税?别轻易说别人智商,最好先自省下别闹笑话。
【 在 gjq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那么咸,就得放更多,摄入钠更高。
: 食盐除了加少量碘以外,别的都是智商税
--
修改:MidNiter FROM 125.33.206.*
FROM 125.33.206.*
咸味的来源,可能没法用推想的说法。基本的逻辑是:是不是有咸味的东西只有氯化钠?是不是有氯离子就有咸味,没氯离子就没有?是不是有纳离子就有咸味,没钠离子就没有?到这里为止,好像不能简单地推断咸味来自阴离子还是阳离子。
但是事实上,用低钠盐导致的咸度降低是否导致用量补偿性上升,上升完全抵销钠含量的降低,这种说法不能想当然,对吧?
美国没有卖低钠盐的,但根据最近美国报道的一个大规模研究结果,认为低钠盐可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你说的口味淡一点就足够,这是一个出于补充性或者可替代性的理由,并不是排斥性的理由。这个逻辑就是不否认低钠盐有益,但是又不想痛快承认有益。
【 在 gjq 的大作中提到: 】
: 咸味来自阳离子。氯化钾有咸味,其他氯盐没法吃
: 目前有人的说法是大多数人钾的摄入不足,所以适当用钾盐替代有益。美国现在都没有卖这种盐的,只有一个美国研究机构在中国做过一次试验。
: 总之这个结果可疑。适度低钠肯定有益,但是口味淡一点其实就够了,而且人也需要足够的钠。
: ...................
--
修改:MidNiter FROM 125.33.206.*
FROM 125.33.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