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武松当年是体制内么?
不是。“官吏”虽然常常合称,但是不一样:“官”是有编制的,“吏”是没编制的。武松和宋江都属于“吏”,属于没编制的“临时工”。古代对他们有个专门的称呼:胥吏。但别小看他们,官是流水官,吏则是铁打的,官要依靠他们来管理地面儿。胥吏也是最能蒙蔽上司的,欺上瞒下、吃拿卡要的事儿少不了做。不然,宋江一个小小的押司,哪儿来的那么多钱去博一个“及时雨”的诨号?如果老爷有道德洁癖,把胥吏集合起来,全杀肯定有冤枉的,隔一个杀一个,肯定有漏网的。
另外,北宋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其实相当可以。后世对宋评价不高,主要是不够能打。毕竟,生活水平什么的,后人享受不到。反倒是能打的,后世至少可以拿来吹牛。
【 在 blissli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不是武大能不能帮他弄成体制内啊
: 武大是做生意的
: 有门帘私产
: ...................
--
修改:whx83 FROM 117.107.176.*
FROM 117.107.176.*
合同工和正式工,还是有区别的。古代“正式工”有着严格的入门和筛选标准及流程。光靠打死老虎、为民除害,肯定是合同工,换句话说就是没编制。古代一个行政区划的编制有限,但事情多,需要大量这种临时工。后世有名的“绍兴师爷”就是胥吏的典型代表。还有《雍正王朝》里算无遗策的邬思道这种,可以随便在李卫、田文敬门下跳来跳去,也是因为没有编制,靠主官给开工资,反过来也来去自由。有编制的谁敢这么想跳就跳?早被砍多少回了。所谓“官身不自由”,吏则没这么多约束。
吏部这个名称起于魏晋之后,当时应该就是指的官,代替天子管理政务的,或者说有编制的这部分。文字语言是发展的,后来官、吏在某种程度分化了,名词的含义也有变化。具体到宋代背景的《水浒》,吏就是没编制的临时工。武松能耐再大,就打死只老虎,大老爷一高兴,一句话就给个编制?哪儿那么随便?
【 在 xianrena 的大作中提到: 】
: 吏就是本朝的“合同制干部”,职级虽然低、不属于正规官员,但是干得好也可以提升官员的。吏本质就是小官,而且人数众多,不然吏部为啥叫吏部……
:
:
--
修改:whx83 FROM 117.107.176.*
FROM 117.107.176.*
流民哪个年代都有,“那么多”这种虚词,跟没说一样。
现代人的科技还没有蓝胖子和时间机器,除了相信历史记录和描写响应朝代的文学作品,还能有什么?难不成拉个微信群,找当时的人来辩一辩?
现代人瞧不上宋朝很正常:平民生活水平好,现代人又享受不到。倒是能打很重要,起码吹牛逼“我祖上也牛掰过”时用得着,心满气顺,能多吃两碗饭。说到底无非就是这种心理。
【 在 threebird 的大作中提到: 】
: 北宋的生活水平都吹出来的,真要生活水平高,就不会有那么多流民
: :
--
FROM 111.193.202.*
好坏是形容词,有比较意义。你用现代绝对化的指标去衡量,没意义。就问你一句:你是愿意生活在战争频仍的汉武帝时期,还是愿意生活在用钱换和平的北宋时期?(注意:我一直说的是平民的生活。不要用大历史来代替历史感官。大历史只是近几十年才从西方兴起的“一种研究方法”,不是历史的全部。)
经济一好就用人口填充?中国现在面临的又是什么问题?为什么你现代人生活好了可以不生少生,偏偏要求古代人就跟牲口似的?你觉得用着电子计算机的现代人,在人性层面、生活需求层面比古代人高到哪里去?那个什么需求金字塔,不是因为被那个叫马什么的提出来后才存在的。
【 在 threebird 的大作中提到: 】
: 宋朝生活好,逻辑上说不通,因为古代生育非常快,经济只要一好,立刻会用人口填充。
: 另外,宋朝有什么科技让粮食产量大增?
--
修改:whx83 FROM 117.107.176.*
FROM 117.107.176.*
哪里反复了?如果只看王朝更迭时期的乱世,哪朝哪代不是你说的被反复屠农?事实上,即便是RTS游戏,获胜的一方也不可能不被屠农,几分钟来金甲,几分钟来雷车,相持阶段可能来电兵/lurker……都是套路,谁也不可能都能完美防住的,有时候看似局面占优,一不留神被一个溜进矿区的dark屠掉一矿农民就局势逆转。关键不在于被不被屠农,而在于大局上能不能正向发展,节奏乱不乱,即使被屠掉一矿农民你还有没有发展能力。死人不死人又不是唯一的标准(微操大师们也许喜欢这种。历史上最近的一位微操大师最后客死台省了。),汉武帝把国库掏空,平民百姓的赋税加重,你觉得你会比宋朝的武大郎们生活得更好吗?(再次强调,我敬佩汉武帝的武功,我这里谈的是平民生活。)
【 在 threebird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为你定义是错的,宋朝反复被屠农,汉朝反复出去杀,汉朝根本没死多少人,所谓人口减半是胡扯。
: :
--
修改:whx83 FROM 117.107.176.*
FROM 117.107.176.*
义务兵兵源从哪里来?钱粮从哪里来?光靠老刘家几块地够吗?近几十年那些所谓的大历史史观,其实是一种很西方化的研究方法,大漏勺而已,你看到的只是漏勺里剩下的那点儿东西,看似统领全局,其实不过是某些史学家选择后想让你看到的东西。(西方史学家背后用心其实很深的。)
汉武帝的轮台罪己诏上来第一句话是什么?“前有司奏,欲益民赋三十助边用,是重困老弱孤独也。”几个意思?汉初,刘邦出于形势所迫,采取了一种郡县制和封建制混合的模式。但随着后世几代汉家皇帝的经营,从刘邦平灭异姓诸侯王,一直到景帝时期平定七国之乱,到了刘彻时期,汉朝中央权力已经非常稳固,皇权触角的深度早就不是刘邦时期可比。他不但可以征税,而且征得上去。罪己诏第一句就说明问题了。
【 在 threebird 的大作中提到: 】
: 古代土地产出的50%要交给地主,汉武帝收的税非常少,而且汉武帝时代是义务兵,根本不需要人头费。要论收税还得属宋朝
: :
--
修改:whx83 FROM 117.107.176.*
FROM 117.107.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