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大人们颤抖吧!!我刚才偷听了两个男孩的谈话
推荐看一本书,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儿童自我状态,大概的意思是 我们每个人在小的时候,婴儿/儿童的时候,只能求助于父母,吃饭穿衣睡觉洗漱,高度依赖父母。这个时候,我们会找方法去 应对父母的行为,从而形成一些儿童的心理状态。比如父母特别强势,孩子要么是特别反叛,大部分是特别的懦弱。这就是一种儿童自我状态。等到我们长大了,这种状态会植根在我们的行为和思想里。。。。
【 在 pinkapple 的大作中提到: 】
: 儿童自我状态 父母自我状态 都是什么意思呢?
:
--
FROM 123.123.47.*
编个故事也编的乱七八糟的,唉
【 在 pinkapple 的大作中提到: 】
: 今天楼下人极少,
: 我例行散步,
: 两个男孩坐在一起,聊天,一个约10岁,一个大约13的样子。
: ...................
--
FROM 171.212.116.*
嗯嗯,这个是对的。
其实小朋友也还是天生性格的,这种性格决定了与父母互动的方式,继而强化。
精力旺盛的小朋友会倾向于不断治理/折腾父母,
精力稍差的孩子会倾向于适应/讨好父母。
像帖子里的小男孩,他说话声音就很小,中气不足,更倾向于埋怨,真实面对父母时,又选择乖巧讨好。
【 在 leafle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推荐看一本书,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儿童自我状态,大概的意思是 我们每个人在小的时候,婴儿/儿童的时候,只能求助于父...
--
FROM 223.104.38.*
你家生了几个?
【 在 byronichero 的大作中提到: 】
: 十几岁了,都不傻,父母不但关心被分享,时间被分享,将来财产也要被分享。
: 所以二胎不能间隔太大,连着生完最好,这样他们的感情在他们长出来自私的情绪之前就已经培养了。
: 兄弟姐妹之情就大于嫉妒自私的情绪,老大接受起来就容易了,多一个玩伴的快乐多于争夺父母的快乐。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XR」
--
FROM 211.97.131.*
我感觉小孩委屈的点,是大人随便发泄情绪,小孩无处化解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5
【 在 abcdman 的大作中提到: 】
: 资源被分享
: 肯定不爽呀
--
FROM 125.33.200.*
无语,给你举个例子
杀人犯能上新闻,大家新闻能见到。难道按你的逻辑大多数人都是杀人犯不成?
实际上绝大多数都是普通人,不会去杀人,
多子女家庭一样,大多数可以有些争执,但基本养老,分财产,不会有多大问题的,只是因为平平无奇,反而被你认定是少数?这是你自己认识的偏差。不要因为一些多子女不养老新闻事件,而认为大多数都这样。少数,稀有才会成为新闻,有点常识好吧。
【 在 iammajia0313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可别扯了
: 大多数多子女家庭,到最后都会因为养护老人,分家产闹崩
:
: ...................
--
FROM 120.198.56.*
行行行
祝您家兄友弟恭
【 在 yilongzhen 的大作中提到: 】
: 无语,给你举个例子
: 杀人犯能上新闻,大家新闻能见到。难道按你的逻辑大多数人都是杀人犯不成?
: 实际上绝大多数都是普通人,不会去杀人,
: ...................
--
FROM 211.13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