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县城剩女成堆,国家其实很容采取措施的
为何放任县城等小城镇大量剩女浪费匹配的机会?
国家对此没有任何预案。
这也属于产业、行业规划的时候没有考虑男女配对,导致的恶果吧?
为什么计划经济的时候,都知道,钢铁厂边上要来一个纺织厂,这样才好组成家庭。到了市场经济了,国家宏观调控,居然没有任何举措。导致小地方的剩女比例一点不比北上广低。
--
FROM 106.120.213.*
相当多。很多县城比例一点不比大城市低。
【 在 FMR 的大作中提到: 】
: 县城剩女多吗?没有吧。
--
FROM 106.120.213.*
县里教师、公务员,大把嫁不出去的女性。
原因很简单,没有匹配的男性娶她们。
县里就业有限,公务员、事业单位是大头。这些单位都喜欢女性,导致大量女性下沉到县城。县城没有相应的男人娶她们,于是日积月累,压根没有希望嫁人。
【 在 yiran2000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都跑到一线或省会了吗
:
: :
--
FROM 106.120.213.*
哈哈,你牛。特别是第三条:北京的剩女也可以嫁给北京发了财的男人啊。
问题是,县里女100,男公务员、教师和发了财的加一起才50.
你让一个男人娶2个女的?
【 在 yiran2000 的大作中提到: 】
: 她们可以嫁男公务员和教师啊。。。
: 或者县城做生意发了财的男人们
: 我以为都是这么组合的
--
FROM 106.120.213.*
婚丧嫁娶是个人的事情,但是为何国家规划钢厂的时候必然在旁边配套手工厂(女性工人多)?
原因:国家需要考虑个人的婚嫁。
不光中国,美国也是如此啊。欧洲也如此。你看很多产业、人口布局,很明显就是为了方便男女交配(婚嫁)。
产业布局的时候,政治家必须有这个宏观上的考虑。
我看国家在这方面的布局超级糟糕,还不如50年前。
【 在 redapron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希望他没这个意思。婚嫁生育本就是很个人的事,动辄以国家的名义和视角谈什么“匹配”,都是些缺乏边界感不知道自己是谁的主儿,小地方就是这种人太多了所以女人不爱嫁。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5
--
FROM 106.12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