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想没想过为什么要生孩子?
对于绝大多数老百姓来说,生孩子,基因传下去了,就有翻身的希望,再渺茫,也还是有的。
--
FROM 106.39.151.*
刚跟父母打完电话,恰好聊到这个问题,感慨自己也到了当年我认为的老人年龄(四十多了,那会爸妈是我这个年纪时我上大学了,所以那时觉得四十多是老人了)。然后告诉父母,说自己娃儿现在活奔乱跳,长得高高大大了,感慨就算自己老了,但看到现在的孩子,我一点也为自己的衰老而恐怖了。
--
修改:lushang FROM 106.39.151.*
FROM 106.39.151.*
您这话说的,中国文化里,三代培养一个宰相这话您应该听过,我说的翻身也许不是您理解的翻身
【 在 Gh0st01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说实话,我觉得有点狭隘了。靠孩子翻身不说这几率多大,我觉得这想法本身都值得商榷。你自己不能努力吗?这把压力都给孩子了。。。
--
FROM 106.39.151.*
自己后代比自己好难道不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吗?
【 在 Gh0st01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您说的翻身是指什么呢?我想不出来还能有什么解读,比你有钱?比你有权?比你社会地位高?大抵也就这几样了吧。
--
FROM 106.39.151.*
在尊重孩子选择的基础上,适当引导我觉得没违背孩子的天性。还有,个人觉得,孩子的成长、价值观,很大程度上会受到父母影响。
【 在 Gh0st01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开心的事,但是不能把这个作为生育的理由,也不能要求孩子一定要朝自己想的方向成长。生孩子就是为了实现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吗?我觉得这不对。
--
FROM 106.39.151.*
没错,现在的家长比起我们的父辈,强了很多,有条件让孩子试错,更容易发现孩子的特长而不至于被埋没
【 在 babyUnicorn 的大作中提到: 】
: 孩子喜欢和擅长五个方向,父母可以引导重点发展其中一个。但如果孩子擅长体育,父母非引导绣花,就是违背天性。很多父母其实并没有耐心去了解和接受孩子的天性,比如抓周,你只给准备钞票算盘钢笔,就无法知道孩子真正喜欢的是枪支和锄头。
--
FROM 106.39.151.*
使劲鸡娃的家长自己本身就有问题。我相信,家庭条件还马虎的家长,但凡开明点,肯定会给孩子很多自由,眼里除了桃浦兔九八五,肯定还有其他。
【 在 babyUnicorn 的大作中提到: 】
: 未必。过去的父母问题是散养,是否能发现天性看孩子自己的运气,不过也没人阻止孩子去探索自己。现在的问题是社会价值单一,迎合单一价值的各种信息占满了孩子(也包括成人)的时间空间,发现更多的机会被剥夺了。条件好的父母能提供的条件已经被资本市场规定了,而事实上人是不能和不应该被规定的。人的发展更需要空白的自由。
--
FROM 106.39.151.*
这个是没办法的事,就像这个世界上很多种语言和文字,因为使用人减少,最终只会进入博物馆了。
【 在 babyUnicorn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主要想吐槽社会影响。现在的社会,即使家长给充分的自由,学校、社会、网络都只有单一价值观:金钱至上,连兴趣爱好都是马术比弹弹珠高级,那孩子就很难对抗这种引导而发现自己真正的特长。社会和国家实际上需要的是多样化的人才,就像今年计算机饱和,既是个人的不幸,又是社会的浪费。让喜欢弹弹珠的人能从容选择弹珠,不被马术鄙视,是社会应有的文明。
--
FROM 106.39.151.*
咱们这离主题跑的太远了。
继续你的话题再说一句,方言消失的好处也得看到:语言统一沟通成本降低了不少啊。
【 在 babyUnicorn 的大作中提到: 】
: 方言的消失不是必然的,过去两千年都没消失,最近二十年就消失了,这是不正常的。本质上也是随着资本扩张垄断导致的文化垄断。语言文字的多样性对文化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方言的消失可以说断绝了人类文明未来的很多可能。类似焚书坑儒。如果更多人明白多样化的价值,当然是会有办法的。
--
FROM 106.3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