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我昨天就在吹房价低的直辖市和省会的“宜居性”了
不考虑“就业”,中年人最重要的是中小学教育(不是衡中那种,是985和211录取率),老年人最重要的是医疗
稍微不太常见的病,三线城市的医生可能一辈子都没见过,很容易误诊
认识个成都80后,资产过亿,得了万分之一的病,在成都三甲医院被“判死刑”
辗转找到上海某三甲,虽然没治好,但再活几十年是没问题的
漂亮老婆也不用改嫁了(之前80后已经写了遗嘱,把大部分遗产留给了自己的2个孩子)
他说很多病友都被小地方的医院给误诊了,医生也不知道上海这个三甲的存在
是这些病友坚持不懈,坚持在网上搜索,才找了过来
ps
话说互联网是好东西
之前在北医一院,碰到个昌平的大姐,说“父亲在这儿住院,每次来看望,来回要3个小时”
我说“海淀有很多三甲,离昌平也近”
她说“上网搜了排名,协和综合排名全国第一,各个科室不是全国第一就是全国第二,但挂不上号……北医一院是这个科室的北京第二,就过来了”
我说“我们选择北医一院,纯粹是因为离我岳父家近……”
ps
北京的二甲真的只适合输液(人少,环境好),不适合任何看病诊断……经验之谈
ps
只看教育和医疗,深圳不是一线城市,比大部分省会差得远
难怪年轻人多,老龄化程度低……年轻人挣点儿钱就走了,谁会蠢到“享受”深圳的教育和医疗啊?
--
修改:ReducTaxCard FROM 101.41.50.*
FROM 101.41.50.*
慢性胰腺炎,胰管结石
上海长海
【 在 wudashu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同的病需要找不同的医生,每个科室每个医生擅长的都不一样,不是去个三甲就可以的。
: 另外你选的例子不太好。成都有华西,别人能治而华西治不了的病不多,就算治不了也能告诉你哪里能治。资产过亿的吊死在一个医院的也不多,全国全世界求医都是正常的。
: 把病名字贴出来看看是不是有你说的这么玄乎。
: ...................
--
修改:ReducTaxCard FROM 101.41.50.*
FROM 101.41.50.*
中国跟欧美日韩的一大区别,就是教育医疗资源是行政分配,而不是市场经济
否则深圳的教育医疗早就完爆成都了
【 在 lgfjack 的大作中提到: 】
: 根据发达国家发展历程 以后人口基本上集中在从辽东半岛到到珠三角的东南沿海一线 和 内陆省会城市
:
--
FROM 101.4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