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发现唐代有人只有六首诗居然就成了大诗人,名不副实啊
到了近现代才有人捧他的裹脚布,翻来覆去花月江,也是够了,在唐朝有人吹这诗肯定被喷死,所以也没人提。
【 在 fuliye 的大作中提到: 】
: 了解一下《春江花月夜》的作者
--
FROM 171.221.254.*
大诗人谈不上,以下都不是大诗人写的
山雨欲来风满楼
为他人作嫁衣裳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 在 kenjimore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一句传世都能成为大诗人呢
--
FROM 171.221.254.*
“孤篇”是真,压全唐从何谈起?
贴吧网友发明的词就不要引用了。
【 在 hop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孤篇压全唐啊
:
--
FROM 171.221.254.*
出处是哪里,请告知
【 在 hoper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句话确实有夸张,但是出处绝对不是贴吧
:
--
FROM 171.221.254.*
我就是说演化出的这句没出处,没人说过这句话
【 在 hop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学时候书上看的,但是确实不知道哪本书了,但是对这句话确实印象深刻,90年代还没有贴吧,目前查到的来历是这样:
: 闻一多先生的《宫体诗的自赎》有一句评价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话:“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于是这句话就和清末王闿运“孤篇横绝,竟为大家”一起演化出了“孤篇压全唐”的名言
: 第一个把这两个人说法综合起来的人估计不可考了,当年那本泛黄的唐诗集也不记得名字了
: ...................
--
FROM 171.210.64.*
中国文学简史 是2007年出的书,作者本人也没考证出“孤篇压倒全唐”到底是谁说的,所以前面的所有评价都是有名有姓的出处,但“前人评为以孤篇压倒全唐”只能说是前人评为了。
作者还是很严谨的。
不过他没考证出孤篇压全唐的出处,你说不定能考证出来,不放试一试。
【 在 wobucunzai 的大作中提到: 】
: 别丢人现眼了,刷了个b站没脑子的视频就跟着带节奏,还以为自己有脑子?
:
: 清末学者王闿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李贺、商隐,挹其鲜润;宋词、元诗,尽其支流。宫体之巨澜也。”
: ...................
--
FROM 171.221.254.*
肯定是好,只是比唐宋大家的作品还是有明显差距。
【 在 wobucunzai 的大作中提到: 】
: 虽说“孤篇盖全唐”是过誉了,但说这诗很一般的,基本都是喜欢哗众取宠、否定别人显示自己与众不同的人。
--
FROM 171.221.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