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斯人 是人, 这么简单的原因,大家都装糊涂
这是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原因明明白白,大家却一个劲扯事件本身而对原因讳莫如深。
我猜有一小半人是清楚的,借这个事情在蓄积能量。
至今我只看到一个博主讲了真实原因,可惜我只晃了一眼,没有截图。
那个是扫描版的一份xxx可以公开的文件,好像是关于xxx说要如何发展的,确实是用的斯人。
接下来的推理和逻辑就显得搞笑了,要不然怎么说这个现象很有趣呢。
出版社是xxx的小弟,当然不敢在大哥面前造次,就算大哥是错的,也要顺着来,不然帽子压死人。
而出版社为什么要咬死不认斯人,非要说是人呢?
原因也很简单,你们算个p啊,你们干得过我大哥吗?
既然干不过,我有大哥做靠山,不怕你们,我说是啥就是啥。
接下来大家的反应就更搞笑了,浑水摸鱼,
明明白白的事情就是要扯来扯去,把影响扩大,看有关部门的笑话。
https://www.12371.cn/2021/04/07/VIDE1617799920410818.shtml
--
FROM 120.229.31.*
这个不是扫描版的原文,那个我当时没截图。
这个链接找出来只是给大家看看,高层确实有斯人的说法。
【 在 heramm 的大作中提到: 】
: 连接中标题是斯人,正文是是人
--
FROM 120.229.31.*
事情本身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背后的逻辑和原因。
【 在 spritesw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里面说的就是是人:
: 具体到这句话,其相对完整语境是:“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FROM 120.229.31.*
搞不好是在测试大家的底线呢,像泰迪熊用了三次才试出女朋友的底线。
【 在 ziczacs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是要让大家学会接受指鹿为马。
--
FROM 120.229.31.*
是的,本来出版社只要发个声明,说之前排版校对工作失误,将是人写成了斯人,特此更正。
但是出版社根本不怕大家,非要说从来没有用斯人,一直用是人,咬死不松口。
这就显得很猥琐了。
大家对这种猥琐表现出了愤怒,就算知道原因也要继续浑水摸鱼,蓄积能量,让出版社出洋相。
虽然本人语文一般,但是这种要求背诵的古文至死都不会忘的,更别说这么经典的名篇了。
【 在 Mrwhisp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赞同您的观点。
: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很多人从受害者成了帮凶(这句话说的严重了,但希望明白想表达的意思),他们确实读书读的就是被篡改后的是人,所以他们坚信是人的时候确实也是有理由的。
--
FROM 120.229.31.*
好吧,再解释一下。
因为1981年(好像是这个年份)xxx出了一篇社评,大意是xxx要如何发展,引用了孟子这句话,里面用的是斯人。
出版社小弟怎么敢不跟大哥保持一致呢?
所以在八几和九几年的语文教材里通通用的斯人。
我学的教材里确实是用的斯人,这我可以打包票。网路上有九几年的语文教材扫描版,可以找到。
事情本身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出版社咬死说从来都是用的是人,另外为什么大家明明知道确实教材用的斯人(至少九几年学的这一波),却一遍又一遍争论不休?
【 在 caiyiyiii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昨天翻了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影印本《宋本孟子集注》、新编诸子集成焦循的《孟子正
: 义》,均为“……是人”,且注疏中并无提及“斯人”一词。
:
--
FROM 120.2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