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70末80初地中老们的初中生活
除了读的教材,家里还有很多其他书看的家庭其实不多...
至于教辅,平时也没什么教辅
到了初三要大考,班主任劝大家买教辅苦口婆心做工作的,很多人家里根本不买。
(九年义务教育包括初中的所以学费没有只有教材费,困难家庭书费都免收上学不怎么花钱,和现在不同)
本中也不想买,班主任来做工作后才买...
至于电视,很多同学家里没有电视,有电视的家庭管的严不让看电视的也很多
所谓的万人空巷电视剧对同学们而言,讨论的并不太多
西游讨论的多点,红楼都讨论的非常少;渴望印象中没讨论过,射雕一度相当火,记得几个看过的同学会放学一起去地摊拿零花钱买几个贴纸,算是最早的追星消费——然后讨论一下...至于网友说的斯人版包青天和武则天,几乎没有印象是哪年看的还讨论过
所以说,如果教材是是人,因为某个电视或者教辅整整影响了一代人的记忆全都集体记错为斯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件..
当然现在本中也不敢说百分百,只能说几乎不可能..
--
FROM 223.72.88.*
是的,何不食肉糜
或者穿越版刻舟求剑
【 在 Tschuess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受电视剧影响的,基本上都是地主富农家的孩子,肯定觉得吃不上饭的人为啥不吃肉酱。
: 当然,也可能真学霸,每天不用学习,可以随便看电视。
:
--
FROM 223.72.88.*
厉害,羡慕——好的老师引导性还是极强的。
本中初中没有学校特别厉害的老师,最厉害的就是省师大毕业的。
但老师们都很尽责,现在回忆起来都很暖心,
为了备考全国中学数学联赛,老师们自愿加班给我们集训班——只有几个同学上晚课,学校似乎也没钱发加班费
但老师就很开心,经常加班时间外继续加班
班主任老师也非常好,觉得我学习好但是身体不行,要求我每天长跑
我偷懒不爱锻炼总不去,班主任说这样,一起跑一段时间/然后真的就有那么些天早晨班主任带我跑。
到初中毕业,我中专和高中都考了,成绩都不错...但我家境一般般
为了保证我去读省重点高中考大学而不是读中专,班主任大热天专程来我家和我父母沟通,确保我要读高中
遗憾本中也没考上班主任给提的目标,高考完很久都不好意思回去见班主任...
【 在 huireal 的大作中提到: 】
: 本地佬70年代,河北本地一中,很幸运的是有很多北京大学生因为历史原因没让进京,为了离家里近都到我们一中了。老师有北大,南开,天大,北师大的,很多特级教师,视野很开阔,也让我度过了丰富的中学时代。感恩。
: 发自「今日水木 on NOH-AN00」
--
FROM 223.72.88.*
下这个结论还早...
等新的证据吧
我已经找了老同学春节回去翻旧书
【 在 iamabc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的结论是错的,如此而已
--
FROM 223.72.88.*
就是想说电视剧和教辅的影响应该没那么大;
家境好些的尤其大城市当然家电和课外书会普及得多
变读音笔画这些其实平时也都知道,
但这个斯人是人确实震惊
【 在 Hishawn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一定,与家庭条件没关系。
: 我小学时家里就装空调了,录像机固话之类的都是早早就买了。我上高中前不知道什么是教辅,好像真没这概念。但童话大王,故事大王,动画大王,故事会,少男少女之类的期期不拉,也许正是这些杂志,我语文成绩挺好的,确实当年教材是斯人,直到现在也能背过。
: 语文教材最可怕的来回摇摆,我孩子现在学的笔顺,读音,与以前确实不一样了,火,竖心旁之类的。
--
FROM 223.72.88.*
我家有小学老师,也注重买书订阅杂志,所以还算有些书..我读的课外书算多的
但放到全班来看,确实对大部分同学而言只有教材。
并且能认真把教材读完就算不错的了;语文课每个单元有一篇文章都是自学为主老师不会细讲,很多同学都不会读的;然而考试会有极少的题目出自这些文章,大部分同学就空白填不上来。于是认真读完每一篇文章的同学分数很容易成绩前列,和现在小孩子考98分都排不了名次完全不同。
【 在 codex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小学唯一一本课外书是捡的一本已经撕掉了封面的三国演义下册。
:
--
修改:Vigee FROM 223.72.88.*
FROM 223.72.88.*
咱两表达的不冲突啊....
【 在 codex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么容易名列前茅?没有的事!我们当年中考升学率5%,是高中加中专合计的。其他95%的学生初中毕业只能回家种地!
:
--
FROM 223.72.88.*
是的。万人空巷,再比如空穴来风....
你说的可能性也有,就是当时影响没那么大,但后续影响越来越大;但本中小范围调研的结果是百分百“斯人”,无论当时还是后续影响能大到这个程度还是挺匪夷所思的
【 在 taimur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的有问题,当时不看电视不等于以后不看,各种媒体的影响和积累是潜移默化的
: 就比如你文中提到万人空巷这个词,现在很多人理解的已经和原意完全相反了
--
FROM 223.72.88.*
好吧算我不严谨,部分....
但只是一个帖子,我又不代表你去做什么实质性事情会影响到生活..
【 在 watersigh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是80初,请楼主不要把我们代表了
: 发自「今日水木 on Android」
--
FROM 223.72.88.*
这个事情...
一个周边人百分百确定的事确却全错了的这个感受究竟如何,你有过类似经历么?能举例看看是不是是人斯人这种
【 在 wkt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人”的除了这篇课文 平时几乎见不到
: 而“斯人”到处都是 什么斯人已逝 …… 而且杂志期刊媒体中“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用法很多 远多于“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你初中的时候不看电视 难道你这几十年中都不看电视看新闻看文章?
:
--
FROM 223.7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