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长这么大,还没见过“空穴来风”用对的例子……
空穴来风本来的意思应该是,这世界上本没有刮风,但是因为有了一个空穴,所以凭空出现了一股风。
【 在 myjump 的大作中提到: 】
: 高考句子改错的经典题啊
: 我一直都记着
: 指消息不是完全没有根据
: ...................
--
FROM 111.32.60.*
空穴来风,后边通常会加一个补充“未必无因”来消除某一类误解。
【 在 wobucunzai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我选择回避这个词,按原义用,会让大多数人误解,按错义用,又可能被少数人笑话
--
FROM 111.32.60.*
这个你还真错了,因为空气具有温度不均匀性,密度不均匀性,流动隐蔽性。
有时候开一个洞,在人感受之外的不同温度密度下,空气会隐蔽地流动,而通过狭窄的空洞流动,会产生一种流体力学效应,会加速,让隐蔽性的流动,变成显性流动。
穿堂风就是这么来的。
现代城市拥挤的高楼之间就会产生这种忽然的大风,甚至能把人直接吹飞。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是不懂空气动力学,一个无人的洞怎么会自己往外冒风呢,必须是两头穿的洞才能吹风的,或者是洞里有人才行。
--
FROM 111.32.60.*
有时候,低速空气流动,遇到孔穴(非穿透类)会打一个旋儿,这就形成空气局部扰动,也可以成风的。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没明白我说的,我的意思是你在山上随便挖一个洞,这个洞里会无缘无故往外面冒风吗,只有两种情况才有可能,就是有个人在里面往外扇风,或者是把这个洞挖穿了,你说的穿堂风,或者是楼宇之间的风,都是可以看成两头对穿的洞。
--
FROM 111.32.60.*
在古人的语境下,能被人直接感受到的,是风。
平静流体流经这种经过不平的表面(凹穴)产生的漩涡效应会被放大。
现在比较典型的应用就是在德国某条河流上,有一种凹穴冲浪。在河道上修一条水坝,在水坝前一定远处的平整河床上挖一条一定深度的凹沟。水坝放出来的水流到凹沟处打个旋形成反向冲向水坝的一个浪峰,冲浪爱好者就在这个浪峰上玩冲浪。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古人说的语境下,这种超低速的风是忽略的
--
FROM 111.3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