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今年老家熟人去的年龄
笑死。真先进有本事把产检有毛病的胎儿生出来治好,能长大成人才算延长了寿命。实际上产检有误诊率,好些被打掉的孩子根本没毛病,或者生出来能自己长好。从这个意义上,科技导致他们寿命降低,胎死腹中,我还没细算呢。无知不是生存障碍,傲慢才是。先过疫情这关,再过生育率崩盘。别急着埋汰古代。
【 在 dukewry 的大作中提到: 】
: 落后有理是么?要比较得先剔除科技进步社会发展是么?这是什么谬论
:
--
FROM 115.171.21.*
1900年生人的平均死亡年龄当然有意义,这不就是他活着时候的预期寿命吗?统计这个数据,可以核对之前的预期是否符合。以及不同年份生人的平均死亡年龄变化。用来校对现在的预期寿命是否符合规律。真实发生的数据没意义,假想的反倒更有意义吗?
【 在 gjq 的大作中提到: 】
: 预期寿命是统计每个年龄的人在过去一年中的死亡率,根据这组数据算出一个人出生后活到各不同年龄的概率,然后算期望寿命
:
: 如果从现在起每年分年龄死亡率不变,那么到2150年统计2022年出生的人的平均死亡年龄,是等于期望寿命的。
:
: 因为每年分年龄死亡率都在变,所以即使你现在统计
: ..................
--
FROM 115.171.21.*
好家伙,敢情所谓预期寿命要等这波人全死光才知道预期是否准确?那预期有个屁用啊!
【 在 gjq 的大作中提到: 】
: 预期寿命不是预测。
: 假如,假如从现在起,医疗生活条件不再变化,那么去年生的人,到他们死光以后统计平均死亡年龄,就会等于寿命期望。统计误差有,但是即使有20%的死亡率误差,也就差2年左右
:
: 同时还可以估计去年xx岁还活着的人的期望寿命,当然这个数字比去年0岁的人期望寿命高。去年9
: ..................
--
FROM 115.171.21.*
每个年龄死亡率在哪儿呢?既然有为什么不公布已知数据,公布几十年后的科幻干什么
【 在 gjq 的大作中提到: 】
: 预期寿命就是依据当年每个年龄的死亡率计算出来的
: --
--
FROM 115.171.21.*
可以按年龄人数加权平均,算每年死亡人口平均年龄,就可以比较每年实际升高还是降低了。这点事儿还不会?
【 在 gjq 的大作中提到: 】
: 再说一遍,平均死亡年龄是没有意义的概念
: 你现在统计1970年生人的平均死亡年龄,肯定只有20多岁
: 你现在统计1900年生人的平均死亡年龄,也肯定只有30多岁
:
: --
--
FROM 115.171.21.*
就是要看这个变化趋势啊,最好看的不就是这个吗?就像疫情,可以预测趋势。没有曲线,谁知道你说的78岁是哪儿来的。
【 在 gjq 的大作中提到: 】
: 每年的期望寿命都是变的
: 如果1950年期望寿命35,2022年期望寿命78,1950年生人的平均寿命既不是35也不是78,而是中间的一个数
:
: 2021年寿命期望是假定从今以后期望寿命都不变的情况下,2021年出生的所有人的平均寿命
: --
--
FROM 115.171.21.*
分年龄死亡率在哪看?没见过
【 在 gjq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些数据都是公开的
: 人口普查长表数据也公布了,但是那个数字不准,加起来不等于所有年龄死亡率
: --
--
FROM 115.17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