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自身经历看,子女教育成功 基因 因素影响很大
很神奇的一件事是
我很明显智商遗传自我父亲。
但我父系这边的亲戚读书普遍不行。大部分读到初中
而我母系这边亲戚读书虽然一般,但多少有个烂大学读。
这可能和父系这边亲戚出生的年代有关系。80年代以及以前人们普遍不重视读书。90年代以及以后重视程度明显增加。
还有就是家族里面出第一个大学生对后来的弟弟妹妹的榜样力量是巨大的。
我是第一个。
但我是我父亲这边亲戚年龄最小的一个。
反而是母亲这边亲戚里兄弟中最大的一个。
【 在 charcoal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提“家学渊源、名门传承”等宏大用词,大家都认为 家教家风 等家庭环境因素对子女取得良好教育成绩(在竞争环境下体现在最终学历上)影响巨大。但是基因遗传因素,对 个人在受教育表现上(学校考试成绩)上的影响也非常明显,不完全是目前较流行的“智商不确定遗传”的样子;尤其是放在样本较大的家族层面去统计,更能看出这种影响。
: 拿本中自己的例子来看,感觉到非常受益于明显的母系优良基因的影响。自家和母亲家族来自相邻的农村,大环境一样。母亲及兄妹成人成家6人,性格、成长路径及组建的家庭也大相径庭;但从目前完全过了学校教育年龄的二代(本人及表兄妹共14人)表现来看,除了大舅(两方家族社会地位最高的村支书)一家,每家都有通过读书上学跳出农门的孩子:大姨热衷乡村宗教巫事,对子女成长也没有太多的正面促进,但有表姐在上世纪90年代初考上中专(难度堪比现在城里孩子上985)进城当了护士;本中是忝为家族第一个上本科、目前也是学历最高的;最厉害的是二舅家4女1男,经历了贯穿10多年颠跛流离躲避计生的艰难人生,竟然把5个子女全通过上学培养出来,还有1个研究生、2个本科。这放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中原农村是非常少有的,大家普遍对子女教育态度是看天放养,能上就上,不能上回家种地;没有什么家风遗训,完全看孩子自己能不能读书。
: 但放在父系家族这边看,就有些汗颜。父亲兄妹4人,二代共10人中,仅有我1人是通过上学出来了,连妹妹都才初中毕业;都是孩子自己读书成绩问题。
: ...................
--
FROM 219.145.7.*
虽然我考的学校还不错但是几乎是纯粹靠着自己的努力摸索出来的。包括老师对我都没有什么帮助。后来家长在我的就业学习中也是没有任何帮助。
我当然不能说我发展的不够好都是父母造成的,但是如果父母在这个过程中呢给我一些指导的话我肯定会发展的更好
这可能就是普通家庭的孩子的出生和有底蕴家庭出来孩子的最大的不同
同样都是考上985人家就能发展的更好
【 在 charcoal 的大作中提到: 】
: 哈!我在父系家族是老大,母系家族那边排老三,但似乎没有太大榜样作用。
--
FROM 219.145.7.*
有这个因素。
如果不扩招
我至少有2个表弟大概是没有大学上的
【 在 harte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扩招后导致的?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6
--
FROM 222.90.239.*
智商还是很重要的。
我周围的经验是,第一都是轻轻松松。第二以后的都很努力。也可能是我周围的同学不够聪明
【 在 plf 的大作中提到: 】
: 读书这事偶然性很大,有时候就那么一件事一个人就能决定个人是否继续努力考学,尤其是80后或者更早的时候,说明不了智商,意志力的差别。
:
--
FROM 222.90.239.*
读书好混的好这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读书并不全是为了混的好,还有别的作用。
生而为人不能只为钱活着。
【 在 zhaozhao1982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了这么多,关键是读书好对以后的成就有帮助吗?我感觉未必比那些不读书的亲戚最后混的好吧。
--
FROM 222.9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