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一个独居老知青的惨淡人生》
了解和不了解父母祖先的历史,对于一个人的人生会很不一样。就像中国是唯一流传下来的古文明,在世界上就是截然不同的存在。文明的意义其实就在于继承,而不像动物那样每一代重新活一遍,永远停留在野蛮阶段。人类文明需要继承的不仅仅是物质和技术,情感、理想、荣誉和挫折,爱和希望、痛苦和恐惧,这些才是人活着的意义。只继承物质和技术,那是机器人,不是人。
【 在 xmys1999 的大作中提到: 】
: 首先每个人不可避免的被遗忘,2代不被遗忘,三代四代呢,
: 有谁能记住自己的太太祖父呢,就算是有族谱,对于大多数后代来说,无非也就是一个名字而已了,
: 楼主这里感叹唏嘘是可以理解的,排除感性同鸣外,感慨一下意外,这不是必然的结果吗,
: ...................
--
FROM 115.171.23.*
你说的文化自残确实是根本。不纪念死人只是表象之一。活人都没人在乎,谁会在乎死人呢。
【 在 sxgsfw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的只是中国的社会情况,和是否纪念死去的人有关系但关系不大,中国这种互相吃
: 屎的情况根源于文化自残,自己挖了自己的根,也学不到外面好的制度和理念
:
--
FROM 115.171.23.*
过好的标准是什么呢?作为人类如果不追求历史性的崇高目标,仅仅追求享乐,那和动物有什么区别呢?
【 在 Yxchai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这短短的一生,过好就行了,再多的辉煌,对老去和逝去的自己是没任何意义的。
--
FROM 115.171.23.*
生十个死五个,只可能精神或物质至少一方面几乎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了,当然没条件满足更高的纪念需求。对于基本生活有保障的人来说,无论有多少孩子,失去孩子都会是一生无法忘记的伤痛。一定会怀念和纪念。即使是原始人类,也已经明显区别于动物,也会给婴儿准备墓穴,会有祈祷和祭祀。总有人试图用动物性来为道德和责任开脱,抹杀人和动物的区别,是注定失败的。
【 在 abb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子女死了,父母舍不得扔掉子女的东西?
: 这是什么好事吗?
: 而且你说的本来就是伪命题
: ...................
--
FROM 115.171.23.*
活着的人,是否应该看重死去的人曾经看重的、但对活人来说不能立刻带来现实利益的东西?人物传记一直是图书热销门类,我不理解为什么人们会热衷读曾国藩传、乔布斯传、傅雷家书,却对自己父母亲人、朋友邻居的一生不感兴趣。读名人传记的目的应该是为了学习如何成功么?如果明确宣布读了乔布斯不会增加一毛钱财富,还会倒赔买书的钱和读书的时间,大家还会读乔布斯吗?了解别人的人生,应该是因为每个人活着都是有意义的,都值得被了解,人生代表着自由意志选择的结果,是创造的一种可能。读乔布斯,应该了解的是一个人为什么能创造苹果,而不是一个人怎样能发财。同样,读父母和朋友,读的是他们如何创造了自己。这比了解一个外国人更有意义。
【 在 nalan002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有这些遗物,只是对老人自己有意义,人不在了,他看重的东西自然也就没有意义了
--
FROM 115.171.23.*
流芳百世和流芳一世只是运气的差别,没有高下之分。做人品格高尚,或者忠厚善良,或者才华横溢,或者幽默风趣,能被亲友邻里传颂,就是价值得到了承认。流芳百世也无非是各种具体品质的积累,加上机会,影响力更大而已。太阳也是靠每个原子发光,每个原子都应该得到欣赏。相反,名利钱财才只对自己有意义,不值得继承传扬。说白了,子女应该继承的是日记,而不是房产。房产应该充公再分配。
【 在 yingzh 的大作中提到: 】
: 要追求流芳百世倒也可以,但流芳百世靠的是自己实打实的成就,不靠子女。
: 历史上流芳百世的人,几乎都是靠的自己。
:
: ...................
--
FROM 115.171.23.*
捐钱不一定说明有好品质啊,你当街吃屎也能上新闻,除了证明有病还能证明什么?我把钱都捐了,要社会抚养我和家人,不是反而添乱吗?这就是问题所在,很多人把名利本身当成了价值,认为只要出名可以不择手段、不负责任,只要是钱就一定比非钱的东西更值得获取。实际上好的品质不需要名声和金钱来衡量,也不需要“流量”来保证,品质本身的价值就应该得到肯定和欣赏。换句话说,即使不是名人,子女也应该能欣赏父母的品质,而不仅仅因为是名人、有流量、流量能变现,从而珍惜哪怕自己根本不感兴趣的遗物。这不是唯利是图么。
【 在 yingzh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现在就把所有的钱都捐了,肯定能上新闻,流芳非常大的范围,远超你身边那么小一点点范围。
:
: #发自zSMTH@Honor 10
--
FROM 115.171.23.*
李白是因为作品表现的品格才流芳百世,如果他写诗歌颂杀人放火,再有文采也价值低劣。牛顿也一样,是因为成果对人类有积极贡献,符合真善美的追求。如果一个科学家潜心制毒,或者在731兢兢业业,再牛逼也不会流芳百世。
【 在 yingzh 的大作中提到: 】
: 流芳百世,指的是李白,牛顿这样的,而不是什么靠品格
:
: #发自zSMTH@Honor 10
--
FROM 115.171.23.*
品格好本身还不够吗?为什么必须让别人无法企及?这就是资本主义思想,没有竞争制造竞争,然后把一切变成商品卖钱,你没有的就买给你。你不希望自己父母是善良正直的人吗,必须比别人更善良更正直否则就不够好吗?因为人有美好的品质,所以值得怀念,为了寄托怀念之情,所以要保留遗物。这不是人之常情么?这年头,该怎么做人也是个问题了?
【 在 yingzh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个普通人,能有什么别人无法企及的品质?而谁都有的品质,又有什么好让人念念不忘的?你既然看重的是品质,那和遗物就更加没关系了。
:
: #发自zSMTH@V2219A
--
FROM 115.171.23.*
人活着和文明发展的目的,就是美好品格本身、积极成果本身,而不是被流传或者得到名利。两个诚实的人,被传颂的那个丝毫不比默默无闻那个更好更高贵。更不应该因为不会被传颂、没有现实回报,而放弃追求美好品格。否则人类历史就不是文明史,而是投机史、出卖史了。你要明白,被传颂的是品格的价值,而不是拥有品格的那个人。人们传颂诚实,则所有诚实的人都得到了赞美,而不仅是是一个名字。
【 在 yingzh 的大作中提到: 】
: 表现品格的作品数不胜数,能流传的寥寥无几,你根本不知道重点。研究目标是积极成果的科学家也是数不胜数,能流传是因为有实在的成就,而不是因为目标是积极成果。
:
: #发自zSMTH@V2219A
--
FROM 115.17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