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ex可能要判十年以上,财产冻结了,她老公提了离婚
很难了,直接冻结资产,基本能推断出是集资诈骗主犯级别,要承担全案金额的比例,集资诈骗其实100万还是200万就是数额特别巨大,她们这种总额上亿的案子很容易就被分到这个额度,10年刑期起点了,我记得楼主女友也是被别人咬出来的,这样连自首都算不上,自己属于前几号人物,再往上的老板都跑了,自己资产也冻结掉,除非能提供线索把老板弄回来,否则很难有从轻都机会,类似的案例前几名的主犯一般都在十一二年左右。
【 在 axxia (axxia) 的大作中提到: 】
:
: 我记得是她领导介绍进去。那其实就是早期参与者,应该就是定性比较恶劣了。
: 这种,应该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只是抱了侥幸心理。看看有啥情报能够检举、立功吧。但估计效果有限。十年基数在那里呢。
:
--
FROM 124.64.16.*
这种案例很多,一个公司分几批抓到,分几批开庭很正常,只要楼主女友自己那部分事情查清楚了就可以判,以后万一老板抓到了再单独判,另外如果老板那里再查出楼主女友有其他情节需要增加刑期的,还可以补充再判。
【 在 YKX12 (牛造物强零和-不是任性是随性) 的大作中提到: 】
: 关键问题是,主犯得全部到案啊,现在有主犯逍遥法外。怎么判么。
: 按你的逻辑,没人敢合伙了,一合伙他卷钱跑了自己合搭进去了么。
:
: 【 在 catkill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124.64.16.*
主犯也分层级的,实控人一般承担绝大多数金额,其他主犯按情节,按起到的作用,按收益承担少量的比例
【 在 YKX12 (牛造物强零和-不是任性是随性) 的大作中提到: 】
: 关键问题是,主犯得全部到案啊,现在有主犯逍遥法外。怎么判么。
: 按你的逻辑,没人敢合伙了,一合伙他卷钱跑了自己合搭进去了么。
:
: 【 在 catkill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124.64.16.*
你这个理解不对,p2p在纯信息中介的情况下,是合法的,实际上判断p2p是否构成非吸的关键因素就是有没有设立了资金池,也就是先将客户资金归集后等着项目来融资赚取利差,只要存在这种情况就违法了,但是实际操作上,如果项目是真实的,也都正常兑付的,即使存在非吸的情况也没人去管,所谓民不举官不究;如果项目都是真实的,但确实因为真实经营亏损导致无法兑付,那就立案,如果起诉前p2p老板把窟窿补上了,大部分也不再追究非吸,不起诉了;如果窟窿太大填补上了,那么就起诉判决,这类盘的一般很轻,实控人可能也就几年,高管一两年甚至缓刑,普通员工退了工资基本不会起诉留案底;如果是自融加上虚假标的,那就是集资诈骗,这类判的最重,老板十五年以上到无期,核心高管10~15年,中层3到10年,即使是普通业务员,有的也要判1~2年。
【 在 YKX12 的大作中提到: 】
: p2p很明显的资金生意啊。就是平台社融后放贷,平台自设的融资产品息点,关键是放贷的对象是不是非标虚假标。如果是放给了自己设计虚假标那明显是有问题洗钱。反正这模式是很难维持的,利息与收息很难平衡。
:
--
FROM 223.104.38.*
这个不会,公检法也不是傻子,罪犯也有辩护律师,经济案件的账目、底稿、通讯记录、员工证言互相印证,基本就能在实控人没到案的情况下把责任分清,当然这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所以这类案件从逮捕到宣判通常都要1~2年时间。
【 在 YKX12 的大作中提到: 】
: 关键是定责不好定啊。假设3个主犯,2个逃了,1个抓了,责任全部扔给被抓的那肯定是不合理的。所以退赔时的定额就很难了啊。
:
--
FROM 223.104.38.*
合理的,我记得楼主说未兑付有几亿,并且楼主女友有百分之几的股权,按5%算也得承担上千万金额,上千万理论上也可以无期了,不过非实控人,一般不会判到无期,10~15年居多,房子大概率也保不住了,挺重的,上次楼主说抓的时候戴脚镣就感觉不妙了。
【 在 YKX12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样子才合理么。反正是盘子大了封光3号主犯的家产也是合理的。大头还是逃在外了。
:
--
修改:tornadocf FROM 223.104.38.*
FROM 223.104.38.*
还是不能太贪啊,尤其财务是高位行业,女性也多,没有绷紧弦,老板交待的事没细想就办了,很容易就犯罪。
【 在 YKX12 的大作中提到: 】
: 商场真是刀光剑影啊。
: 与人谋利被谋是家常便饭吧。女人真的不适合上班,感觉挺心疼女性被撸带走的。
:
--
FROM 223.104.38.*
不是实控人,还是有一些微小的辩护的空间的,15年减成10年,10年减成7年也可以了,里面减刑不太容易了现在,人生能有几个5年,就怕这个楼主女友自暴自弃。
【 在 YKX12 的大作中提到: 】
: 个人估计是这个案件中LzEx可惜就可惜在设计了产品,被定上了自融集资诈骗了。
: 现在关键是看融了多少资吧,比例一分,家产就保不住了。
:
--
FROM 223.104.38.*
不是这么算的,如果认定负1000万的责任,那起邢就是10年啦,这就不可能缓刑了,冻结的资产会判一个没收金额,这本来就是应该承担的,10年照样得蹲,当然如果没有资产可以冻结没收不上来,可能就判15年了 。如果在没收金额外,还有退赔的话,那能够从10年里再减一些,比如7年之类,不会减太多,所以个人认为意义不大,多赔两百万可能只能减个1年。
【 在 TornadoChen (Tornado)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么有个问题,如果被认定为主犯,承担了1000万的责任,那么冻结的资产没收,还要判10年,那什么情况能算主动退赔,冻结前赔了1000万就算主动退赔,就能减刑?现在的情况是直接冻结了不给退赔的机会啊。只能父母卖房子先退赔?如果真的1000万都退赔了,还能有机会缓刑吗?
:
: 【 在 catkill 的大作中提到: 】
: : 去审判文书公开网上多看看判决书
--
FROM 124.64.16.*
前台指路的姑娘吗,这个应该是很早期吧,要么就是这个前台也发了传单引导客户去买并且吃了提成,有的公司是全员营销的
【 在 catkill (大灰秃菟) 的大作中提到: 】
: nod,还有点背的前台都判刑了。
:
: 【 在 tornadocf 的大作中提到: 】
: : 你这个理解不对,p2p在纯信息中介的情况下,是合法的,实际上判断p2p是否构成非吸的关键因素就是有没有设立了资金池,也就是先将客户资金归集后等着项目来融资赚取利差,只要存在这种情况就违法了,但是实际操作上,如果项目是真实的,也都正常兑付的,即使存在非吸的情况也没人去管,所谓民不举官不究;如果项目都是真实的,但确实因为真实经营亏损导致无法兑付,那就立案,如果起诉前p2p老板把窟窿补上了,大部分也不再追究非吸,不起诉了;如果窟窿太大填补上了,那么就起诉判决,这类盘的一般很轻,实控人可能也就几年,高管一两年甚至缓刑,普通员工退了工资基本不会起诉留案底;如果是自融加上虚假标的,那就是集资诈骗,这类判的最重,老板十五年以上到无期,核心高管10~15年,中层3到10年,即使是普通业务员,有的也要判1~2年。
--
FROM 124.6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