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个关于3的真事。80年代末,我还在读小学。我三叔是村里能人,会做生意,谁都看不起。花2万多把老婆孩子户口买了农转非,更是牛逼的不行了。然后全家都到保定做生意。貌似生意做得还不错,在保定买了2套房子,孩子也都在保定落地生根了。于是10年,把自己的拆基地和房子也卖给一亲戚,算是彻底脱离农村了。
18年,千年大计落到我们那里,我们村竟然是大计第一个拆迁的。钱的补偿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农村耕地补偿,一部分是宅基地补偿,房子补偿按户口,一人可以无偿分到50平,买20平。
开始耕地补偿时,政府按照80年代分地时情况,不管后来是否死了,户口是否签走了,也不管后来新出生人口没有耕地。补偿款下来后,我三叔当时是有4人耕地的,然后拿到了这笔钱。后来那些后出生人口不干了(已经处于村子里的主力,占到50%以上)天天去闹。政府没办法,改主义了。改成按户口分耕地钱。有户口就分一份,那些没户口,但曾经分到地的只有3万多的青苗补贴费。于是又从拆基地的钱里抵扣。
我三叔在村里没有拆基地,自然无从抵扣,于是政府天天找他,不知道现在是否退回来。因为我三叔家没有了村里户口,房子自然也是没有的。现在村里人全部搬迁到安置区,真是宽敞明亮,孩子学校更是对标北京小学,老人都可以领2000左右 退休金。
不知道一向自己为聪明的三叔作何感想。
【 在 huw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1. A1962年下放,北京电子厂的职工,直接回老家乡下,北京人变外地农村人。现在厂里(改制了)每年给一万多。 我说还可以啊。上了四年班(1958年),给这么多钱啊。他儿子说,光北京户口+分房资格丢掉,损失就千万以上。 有一年,厂里董事长不理解为何要给A这样的人钱,当财务说停了。有人提醒,这属于历史遗留问题,当年少奇同志的决定,这个钱不能停。董事长不同意,说既然是少奇同志的决定,为何让我们公司出钱啊。结果,A和他情况相同的人xf了,董事长乖乖认错让财物给钱。巡视的还专门批判董事长缺少大局意思+政治意识。
: 2. 1960年代供销社入股,只许贫下中农等成分好的入,地主+后代不许入。好家伙,到1990年代,长期不分红,老百姓不满,要求分红。政府可能想起有这么一档子事情,决定退股。农民入股入了一个寂寞,说分红远低于银行利息。
: 3. 1990年代,开房县城农转非,拿钱就转非农业户口。哈哈,过几年,很多发现,不花钱也可以转了。再过几年,发现不许转回农村的农业户口了。
--
FROM 222.22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