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跟一个女同学的有趣又无聊的往事
人在用一生学习一套.sys
早期不匹配很正常
--
FROM 111.199.184.*
电脑里的系统程序,用来支持其他程序运行的,这是个比喻
教育(不仅限于上学)主旨是人的社会化,让尽量多的人采用同一套行动方式来处理问题,这就叫社会化
当然社会的维度很多,学习有人快有人慢,每个人也有“木桶短板”的维度,就像说人智商高情商低这样的例子
所以过去的事回过头看,有的人释然,说明学到了观点与解决方案;有的人保持执念,那就说明在某些维度仍然保持了“处子之身”
【 在 cyberdyne 的大作中提到: 】
: 请问.sys是什么意思?
--
FROM 211.103.189.*
大部分人容易陷入价值观判断,也就是对错判断,其实很多事用与客观事实是非一致的“是非”观看问题更省事
至于一些文化现象和事例,理解成生物的基因突变就好。都是总体稳定与局部变异,最终更适合客观环境与时代的模式会在“统计学”角度沉淀下来
很多的热点问题,首先要想一想是不是获得数据的抽样方法出了问题,进一步导致了观点、方法论与结论的谬误
比如“信息茧房”这种伪概念
【 在 cyberdyne 的大作中提到: 】
: 谢谢,第一次看到.sys的这么个提法。不过你这么一说,教育成了一个中性说法,我一直觉得是个偏褒义说法。
: 主要是我觉得社会化不一定是正确的,例如老人摔倒不去扶,现在算是社会化了,但感觉不太正确。
--
FROM 211.103.189.*
文学作品需要典型,流量营销需要热点
所以平时大多数人看到的事件,并不是因为实际生活中只有这些事件,而是因为它们最符合“发布者”的利益,才会拿出来引爆
就比如“宝马冰淇淋”这个案子,有人怀疑是否存在刻意挖坑
热点能引爆,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个观众作为“吃瓜者”,也是需要具备一定的主客观条件才能吃瓜
硬件,比如能上网;软件,比如受到过“双标对待”对这件事感同身受
一个一个的因素,客观上对大众进行了筛选和划分。比如某件事上你沉浸的深度越大,也越容易感受到共同语言者越少。
信息茧房实际上是由于接受信息的渠道被限定在网络,信息来源被“好恶算法”筛选,才促使个人内化了“世界就是我想象的那个样子”的结论
因此很多时候并不是事情不存在,而是我们忽略了事情的存在前提,对事情影响的实际深度、广度、甚至因果关系产生了误判
再举个例子,南京“彭宇案”反映出了一种社会心态。但如果你去问身边符合这种心态行为的人,他们未必听说过这个案子。所以到底是个案引发了社会心态的转变,还是社会心态的转变诱发出了一个个某些类型的案子?这就是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了
【 在 cyberdyn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比较愚钝,没看太懂。信息茧房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难道不是客观存在的?确实是个很形象的词汇。
--
FROM 211.103.189.*
感谢有耐心看这么多~
说到底就是俩事
1. 我们能接触的几乎所有事都是被人操控的,(这个“人”的目的)要么举重若轻,要么举轻若重
2. 道理搞明白也没多大帮助,顶多让你死得明白点
尼尔·波兹曼的三部曲:《童年的消逝》(1982)、《娱乐至死》(1985)、《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1992)可以看看,能帮助你看明白很多社会热点是如何生成与演化的
【 在 cyberdyne 的大作中提到: 】
: 牛!
: 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好像看懂了,又似乎没看懂,好像有点收获,但又说不清收获了什么。谢谢你码了这么多字,不过我层次太低,还没有收获什么增量信息。就是说,我还是没有搞懂究竟想表达什么。还是说你的见解就是:任何一个观点其实都是没有意义的?
--
FROM 211.103.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