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其实填报志愿是很锻炼人,也很能体现个人能力的一件事情。
无论是高考志愿还是考研志愿,自己动手了解政策、查看招生简章、查询目标院校历年分数、上论坛讨论交流、给学校打电话咨询、通过亲戚朋友联系目标院校的老师、学生、毕业生等,既需要具备整体的规划统筹能力,也需要解决具体问题的动手能力。
高考志愿还是需要家长帮忙的,毕竟高中生接触社会还少,但家长最好不要大包大揽,要引导孩子自己思考,关键节点出手。考研志愿则完全应该由考生独立完成。
我发现生活中有一类人脑子极其懒惰,看上去整天忙忙叨叨,其实就是掩盖思想上的懒惰。比如我家里那位,参加考试从来不看考试大纲,喜欢报培训班,培训班上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孩子上学报名,不看教委政策和学校招生简章,喜欢在各种群里问。这样的人不在少数,单位里也很多,做工作不先看制度,找依据,而是照葫芦画瓢+四处扫听。
所以张雪峰这种生意才有这么大市场。
--
FROM 118.186.5.*
是很难,但是也不能听张雪峰的吧。他替学生做决定倒是不难。
【 在 wwsq001 的大作中提到: 】
: 做决定是很难的,尤其是高考报志愿这种大事
: 发自「今日水木 on BLA-TL00」
--
FROM 118.186.5.*
我一直也没说他是骗子,但是一万多的咨询费属实不便宜
【 在 PurityWa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本来也就是给建议
: 人又没掐你脖子让你非听他的
:
--
FROM 118.186.5.*
我们那时候是出分报志愿,比盲报好一点,但是也容易出现大小年,第一志愿录不上也是会掉到二本的。
后来改成平行志愿了,确实很友好,基本上就是什么分上什么档次的学校。
【 在 wyls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知道分数后报志愿,比我们那时候难度小多了。先报志愿简直是撞大运,而且那时只能报三个学校
--
FROM 118.1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