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感觉这段话很有道理
中学时期的老师、家长,总认为通过各种手段,将孩子送到大学就万事大吉,但中学教育的后果,大学老师才有更直接的感知。我在具体的课堂中,充分感受到 教育像一场慢性炎症,中小学时代服下的猛药、抗生素、激素,到大学时代,终于结下了漠然、无所谓、不思考、不主动的恶果。学生内心的疲惫和大学时代的严苛压力,成为他们精神生活的底色。
作为中学教育后续阶段的见证者,我目睹孩子们被牵引成长过程中的状态,对此有着深切感受,但家长对此并不知情,中学老师在应试目标的逼迫下,也无法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负更多责任。在疯狂的追逐中,没有人可以容忍孩子的失败,现实强化的高校分层,学生也不容许自己失败。孩子们的个性、天性和生命活力,被磨灭得无影无踪,他们的面目越来越相似,早已成为工厂的标准化构件。
做父母的要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在这样的洪流下能保留人的个性、天性和生命力呢
--
FROM 183.157.163.*
教育首先教的把人培养成一个真正的人
现在的教育真的是把人培养成耗材
【 在 boar 的大作中提到: 】
: 多少年前的老问题了,中国大学严进宽出,外国宽进严出。但是后来扩招毁掉了中国的高等教育……
:
: 现在越来越体会到,教育是一种态度,是一种精神,是一门学科,是一种艺术。而现如今无论学生还是家长,认为教育就是简单的去学校上课,这种打卡式的心理期望有悖于教育的本质——改变并且提高。
: ...................
--
FROM 36.21.21.*
对,我经常想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会热衷打权,为什么要仇视小孩
其实不过是对这个世界有气
【 在 boar 的大作中提到: 】
: 想起网上看过一个大学生的毕业感想:毕业时拎着行李来到火车站,感觉这里就像这个城市的肛门,把我们排泄到全国各地……
:
: 现在全社会包括大学生自己,都对自己没有认同感。
: ...................
--
FROM 36.21.21.*
不能提供半个小目标的父母呢?
【 在 JaneTo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做父母的要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在这样的洪流下能保留人的个性、天性和生命力呢
: 简单啊,做父母的提供半个小目标给孩子的人生做保险,让孩子输的起,然后就可以让孩子遵从天性自由成长了。
--
FROM 183.157.163.*
以前听说做木匠工钱高,想着孩子实在废材去做个木匠把
但是我家做包工头的哥哥跟我说做木匠没前途了
都是工厂标准件了,跟积木一样 到家套一套就行
木匠这个工种要消失了
【 在 bibobell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想过去做一个园艺师
: 不过估计我也只会用割草机割草了
--
FROM 183.157.163.*
这个说的 是现在的孩子
我们那个年代的强度和标准化跟现在没法比
【 在 chelseaLL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自己没上过初中高中么? 自己的体会是啥
:
--
FROM 183.157.163.*
这几天我校跳湖一个上吊一个
【 在 asserted 的大作中提到: 】
: 压力太大
--
FROM 220.18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