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想起了当年的小公共
当年在建国门上班,每天6:00先从大兴到公主坟,然后坐小公共到建国门上班
非常挤,那时还是纯情小处男,早上会从6点一直涨到9点,所以如果小公共上没有座位,只能弓着身子站着,以免难堪
经常遇到一位圆圆脸的姐姐,秋瞳剪水,偶有对视,便目光转移别处,不敢直视。有一次,那姐姐看我又弓着身站着,便目光下移直盯私处,然后转而盯着我的眼睛意味极其深长的笑了,后来还捂嘴,我大窘脸红不已。。。
想今天,已经老矣,不胜唏嘘
--
修改:haman2013 FROM 120.245.92.*
FROM 120.245.92.*
其实并没有。
圆也会在建国门站下车,不过圆在东北角赛特对面,我在东南角东海中心。有时会简短聊几句,知道圆并不是每天都在公主坟坐小公共。而是,在永安里有父母分的小房子做小窝,所以并不总是遇到。
本老当时每月5号拿到薪水,总要到对面买一个30多的DQ冰淇淋,哪怕冬天也是如此,庆祝一下,尽管每月只有3000大洋。当时,本老每周工作5天半,有一次正好5号是周六,中午正准备吃完冰淇淋回大兴,正好看到圆也在DQ。
【 在 d16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圆脸姐姐已成lz孩子他妈。而且脸更圆了
--
FROM 120.245.92.*
你加班?单位的破事儿弄完了,烦。说饿了,你请我吃蛋糕吧?本老像华老栓一样,摸了摸刚取的500大钞,“硬硬的还在”有了底气,“好啊”。圆带着我往东,走入一个小胡同西点屋。里面三张空桌子,圆说这个这个这个。。。点的我心颤。本中排出120大文,圆跟店员说不在这里吃了,带走。
出来后说去我家吃,小窝居然是当时少见的大客厅一居室,有点波士米亚风,相当精致。现在想起来,当时圆弯腰打开唱片机的时候,正好有一道阳光进来(虽然按时间那时候应该没有),一头栗色披肩发垂下来便就着阳光就燃了起来,蔡琴的“是谁敲打我窗。。。”流淌出来,音质极佳
--
FROM 120.245.92.*
分了蛋糕,冲了咖啡,有一搭无一搭的聊着。本老始终无法放松,后来聊到休谟,本老略知一二,胡谝乱诌,渐渐放松;后来聊到一个外国诗人,我说喜欢他的那首诗,大意是“雨后地铁站,出来的行人像湿漉漉枝头的花蕾”,至于那外国诗人姓甚名谁,现在全然已经忘记,tnd的时间。后来到西厢记,本老说如果没有“浓盐赤酱”【忘记是谁的评论了,大意还是原文也忘却了,唉】会更好
--
FROM 120.245.92.*
时间过得很快,那秋瞳会偶尔剪我,有时也会有争论,仿若老友。
窗外已经是能看到路灯了,圆说吃饭去,我木然跟随,又回到东海中心背后的渝信,当时非常棒的川菜馆。我们年底聚餐吃过,并不便宜。我只好又摸了摸,硬硬的还在。一份毛血旺,一份萝卜干炒腊肉,还有一个甜品?居然圆要了2个啤酒。其实她并不擅酒,半瓶已见酡颜。闲话身世,自称伪外贸世家,大抵是爷爷是华润早期人员,父亲是外贸局级干部。男友是某部人员,大她5,6岁,是世交。圆大我2岁,天蝎座,提起身世,一脸淡淡。
我说我觉得村长已经很大了,圆笑。
饭毕,圆豪气刷卡,不让我付,饭费未知,送我到公交站,1路转937回大兴。我现在记得我上车时,她好像挥了挥手,又好像没有。
--
修改:haman2013 FROM 120.245.92.*
FROM 120.245.92.*
忘记了,好像是到西单
--
FROM 120.245.92.*
好像是到西单
--
FROM 120.245.92.*
其实并不是伪外贸世家 这是我又过了2,3年 某个瞬间觉得再明白不过了:小窝有块地毯 品质上乘 所以多数时间并不坐在沙发上 而是慵懒地在地毯上背靠沙发 有次我问这么舒服的地毯哪里买的? 圆说了一个伊朗的城市 我茫然不知, 伊朗的一个城市,圆看到补充。正如我们如果去王府井的话 不会说去东城王府 而在外地则被称为北京王府井
--
FROM 223.104.40.*
很多事情都会有后果,我村临近乡间主路一处高点叫做炮台 村里老人说是因为当年日本人在此修过炮台(其实是简陋的碉堡)而改称炮台 如今残迹不存 几十年了却依然叫炮台
当时在大兴是仍住在前单位宿舍的 那时候国企管理混乱 人虽已经离开 住着也没有人管 只是条件一般 洗澡并非每天可得 不过好在东海中心当时地下室是可以洗澡的 仅需一元 且喷头水量丰沛 比前单位的淋漓不尽模样实在好太多, 我经常是周五下班后在东海中心痛快洗个大澡。
却说那天灯火阑珊下回到大兴后 蓦见袜子已经年久失修 部分经纬离断 大脚趾已隐约可见 又圆又白 是围棋白子。托东海中心周五澡的福 捧之细嗅而未觉其臭 接下来的星期天早早来到大兴星城商厦买入2包新袜 计十余双。
这个后来的演变是每年规律的购入53双新袜 确保每双工作寿命不超过7天 每天更换 同时尽管闰年也是53周 但要固执多购入一双 同时每天早晚冲澡 必不因何事而废
【 在 mmx171 的大作中提到: 】
: 文青老了,开始回忆美好过往了,得不到的最好
--
FROM 223.104.40.*
她爷爷的革命 得到了宣传口号中所说的回报 尽管是国军的口号 “革命成功后 每人发一个女大学生”,仅仅2代人,到她这里已经收敛为一个标准美女 尽管不是青霞姐姐那样的全局最优 也是相当好局部最优了 真不知道天天研究神经网络的青椒是否觉得有必要么向她爷爷请教一下
--
FROM 223.10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