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前几天版上说国内医保好,癌症到底能报多少
非常难得的楼主,竟然没一句话是对的。
癌症,本身的诊断、治疗是纳入医保范围内的。而且大部分省市有专门的特慢病和大病的政策倾斜,就是会多报销一些。
确实是一些非常新的诊疗手段和刚刚面世的新药不在医保范围内。但靶向药、化疗药、术后营
养恢复药物医保范围内的一大大大堆,基本涵盖了各类癌症,petct在某些省也纳入医保了。
住院、手术、术后恢复都有相当高的报销比例。
老规矩,说场景:肚子疼,去医院检查了,CT,肿瘤标志物、增强CT造影,穿刺……一轮下来门诊花了几千,医保给报销的。
确认了癌症,本地三甲住院、治疗,本地康复,医保能承担80%以上。
说比较费钱或者叫报销比例差的场景:三线小城市,疑似癌症,直接飞去北京排队顶级医院诊断加治疗,petct之类的不给报,一些新药物不给报、一些特需的会诊费用不给报。
但即便如此,整个治疗周期下来,普遍报销的比例也有60%左右。
再说最费钱的:去日本做pet,到梅奥会诊,去高原买冬虫夏草抗癌,去云南深山参加什么癌症村的活动,这种医保是完全不管的
--
修改:xiaoding0326 FROM 36.161.112.*
FROM 36.161.112.*
如果是赌气或者叫“看看到底能怎么样”的心态,医保是最喜欢的了,医保省钱了,自费比例上去了,简直是利国利民啊。
如果真想考察医保的水平,或者说从病人和经济2方面都考虑,要理性、要多了解政策、要多和医疗机构沟通。
排队这个事情,热门医院几乎是常态了,但,真的是有必要么?
以下内容是我个人的吐槽,不是针对楼主
明明是普通三甲做个检查就行的(绝大部分检查结果三甲医院是互认的),非要去热门医院排队,4点去排队。
明明是可以普通三甲住院可以检查的,非要去外地热门医院门诊排日期,完事了还嫌医保报销比例低。
收红包的医院、医生,直接否掉,因为必然会过度医疗。
ps:三年前的医保政策和现在有很大差异。但不论三年前还是现在,一些省市特慢病大病要走流程,异地就医要走流程,转诊要走流程,虽然流程很简单(提交个资料、患者的个人信息什么的,大部分可以打个电话或者网上填以下就行,顶多是去填个表),但总能遇到头铁的:“医保真黑,不给报销”骂一万遍,但就不愿意走这么个流程。
【 在 purplerain09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说医保半点问题,大家很不高兴,我这回看看家里人到底能报销多少。
: 三年前异地,确实只报了一万,其余手术和化疗全部自费了。但现在不是异地了,但PETCT没有报,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我看今天住院交了一万。
: 其余的我没有说错啊,确实是明早4点半那几十个人抽血,护士短信通知的,家里人4点赶到医院,医院里现在没有床位,要排队,要给医生红包。
: ...................
--
FROM 36.161.112.*
这个要看当地(参保地和就医地)的政策和地方医保平台互联互通的情况。互联互通做的好的地方(例如同在长三角)基本上出院的时候就直接减去了,但即便如此,我本人也遇到过系统调试啥的期间给先“全款”再回参保地报销的情况。
既然是医保参保,好歹是一份保险或者叫保障,了解下权力、义务,了解下相关规则总不是坏事。各级医保中心的网络平台和电话都是能提供信息的。
【 在 purplerain09 的大作中提到: 】
: 报销是我先付钱,最后拿单子报销,还是缴费窗口直接减去部分呢
: 大部分人都是治疗癌症没有经验吧
:
: ...................
--
FROM 36.161.112.*
看具体的政策(各省市,尤其直辖市不一样)一般是地级市算本地。
场景:我再4线小城的乡镇看病,镇卫生院之类(二级医疗机构)报销比例高,镇所在的县城或者地级市的2级也差不多,三级医院的“门槛费”什么的要高一些。到邻市或者省城(就都是异地了哈),走本地医疗机构转诊手续的话报销比例高一些,直接异地就医要走备案程序(就是打个电话什么的,app也行)比例会低5%-10%。去邻省或者北京上海看具体的省市规定,可能又会低5%-10%(也有一视同仁的)。
【 在 water0melon 的大作中提到: 】
: 请问您说的本地三甲是指本市吗?本省的算“本地”么
--
FROM 36.16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