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不明白学生背古文的意义
这个你就不懂了。这种没有生命力和价值的东西,如果不强制中国人学,那就要被扔进历史的垃圾堆里,外国人更是没有兴趣。为了避免如此命运,就需要学生背诵古文。
古文像旧车,现代文像新车,丢掉旧车多可惜啊。虽然没价值。
【 在 mmcdxx 的大作中提到: 】
: 语言只是表达信息的一种手段,感觉中国的学生挺惨的,背那么多古文。今天网上看到了一篇“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 对于我这四十多岁的人来说,还有很多知识点,谢安是不是太傅,他侄子是不是叫胡儿,他哥是不是叫无奕,王家媳妇儿这些关系信息有毛用?这些就是所谓引经据典了吗?
: 这篇文章有价值的就是那三句诗,体现一下文字之美
: ...................
--
FROM 101.90.172.*
学历史和文化可以用现代文啊,效率高10倍。历史书用文言文编写,可以不?
古文,教材里留十来篇差不多了。有些人有兴趣,可以进大学后钻研。
【 在 smn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傻就是坏。学古文学的是历史和文化。是中国人的根。
: 发自「今日水木 on PEUM00」
--
FROM 101.90.172.*
相反,如果中国人拿50%的时间来背古文,老外要笑死。如果拿2%的时间来背古文,那老外要紧张了,因为知道要干正事了。
【 在 Vdata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把背古文取消掉,老外得高兴死。
--
FROM 101.9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