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不明白学生背古文的意义
所以记忆啥有意义?
化学生物地理物理哪个单拎出来有没有都无所谓
数学里那么多分支也不是都有用
【 在 mmcdxx 的大作中提到: 】
: 语言只是表达信息的一种手段,感觉中国的学生挺惨的,背那么多古文。今天网上看到了一篇“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 对于我这四十多岁的人来说,还有很多知识点,谢安是不是太傅,他侄子是不是叫胡儿,他哥是不是叫无奕,王家媳妇儿这些关系信息有毛用?这些就是所谓引经据典了吗?
: 这篇文章有价值的就是那三句诗,体现一下文字之美
: ...................
--
FROM 223.72.69.*
引经据典实际是信息含量更大更高效的沟通方式
比如成语
商业场景不了解
交流双方知识背景差距越大越低效
假如存在你说的事
那只是因为双方知识素质差距太大
【 在 fryingbird 的大作中提到: 】
: 演讲里会引经据典
: 但是商业场景中没人那么说话
: 都是怎么高效怎么来
: ...................
--
FROM 223.104.41.*
不学古文就没有文化输出了
其实很简单,直接移民连中文都不用学
证明英文优越性的文章也不少了
愿意淘汰中文的直接用脚投票就行
大多数人还没有大同世界那么高尚
需要小群体的文化历史认同扎根
【 在 gesh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现在汉语大量词汇就是清朝后期从日本传过来的,大家用着也挺顺溜的。
: 文化输出是果,国家强大才是因。学古文无法做到这一点。
:
--
FROM 223.72.69.*
这不是胡说吗,国人缺乏合作精神
国家建设如何迅速赶上来的?
还是说就和欧美合作不了?
【 在 fryingbird 的大作中提到: 】
: 国人缺乏合作练习是华人在欧美职场上遇到天花板的重要原因之一
: 欧美的孩子从小就在各种夏令营和童子军中学习合作
: 很多课程也会创造合作的机会
: ...................
--
FROM 223.7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