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不明白学生背古文的意义
有意义的没法教,感觉中小学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学一些闲扯淡的内容,没任何卵用,有用的又不教,学生一毕业走向社会又怪学生眼高手低。。
我们在小学直到大学教育的孩子都是背诵加解题,就几乎没有实际动手解决问题的训练,能不眼高手低么
【 在 mmcdxx 的大作中提到: 】
: 语言只是表达信息的一种手段,感觉中国的学生挺惨的,背那么多古文。今天网上看到了一篇“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 对于我这四十多岁的人来说,还有很多知识点,谢安是不是太傅,他侄子是不是叫胡儿,他哥是不是叫无奕,王家媳妇儿这些关系信息有毛用?这些就是所谓引经据典了吗?
: 这篇文章有价值的就是那三句诗,体现一下文字之美
: ...................
--
FROM 121.58.21.*
半个思想家半个诗人吧。欧洲著名诗人作家的著作,大部分都是人文主义顺着文艺复兴捋下来的,承接了希腊罗马文明,包括后来的自然科学跟这些都是一脉相承的。
我们的古文,大部分都是封建主义和儒家思想那一套顺着捋下来的,包括子曰 四书五经 各种诗歌等等,关注的是家国情怀,纯粹关注人本身的很少。不太合乎现在的发展逻辑了,没什么特别的现实意义,很多优美的诗句拿来欣赏欣赏不错,作为重点考试内容本末倒置了。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啊
: 德国诗人
--
FROM 121.58.21.*
增加逻辑课程,以后出点事都容易分析出来原因,很难开通这课。
本科阶段大部分都没这方面的教育。
【 在 fryingbird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减掉点内容
: 怎么增加逻辑课和合作方面的课程
: 如果能减掉古文
: ...................
--
FROM 114.25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