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张捷说朱令案中协和的四宗罪
我不认为协和是主观故意误诊。
因为那时谁也不知道朱令是被人投毒,诊断铊中毒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要有铊接触史,不可能因为症状体征像铊中毒就这样诊断,清华否定了朱令有铊接触史,就相当于否定了铊中毒,因为这时的思路想的也是接触史,也就是不小心接触的,清华和协和在当时怎么可能想到她是被人投毒呢,就算朱令当时清醒的,她自己肯定也会明确表示自己没有接触过铊。
【 在 xingtianwai 的大作中提到: 】
: 第一宗罪——李舜伟首诊就知道是铊中毒,并且说与他之前诊治的清华60年代铊中毒很像,但朱令在协和住院后,李舜伟却突然来了个180度的转变,不按照铊中毒的方向进行检测和治疗。李舜伟转变的其中原因不得而知,他本人对此也是讳莫如深,闭口不言
: 1995年3月9日,朱令父母带到二次发病的朱令到协和医院的神经内科专家门诊,李舜伟教授接诊后,告诉朱令的母亲“太像60年代清华大学的一例铊盐中毒病例”。在当天的病历里,李舜伟教授描述朱令的病情:“神清语利,明显脱发,四肢不能被人触碰,指尖和足底红,不肿,温度较高,指尖和膝以下触刺觉减退,膝反射对称,踝反射低。高度怀疑轻金属类中毒,如铊铍等,清劳卫所张寿林所长、丁茂柏等教授会诊。”入院时,朱令“两手指甲有明显的Mees纹,被怀疑有铊中毒的可能”。
: 第二宗罪:三方会议来断案,是不是铊中毒,会议说得算。
: ...................
--
FROM 219.239.107.*
明显不可能,孙家去干扰治疗的话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么,孙家不可能去干扰,而且协和也不可能听她家的。
正常大夫诊断疾病,不可能想到一个患者会被人投毒,清华跟医生的视角是一样的,觉得朱令确实接触不到铊。而且根据李舜伟教授描述的“神清语利,明显脱发,四肢不能被人触碰,指尖和足底红,不肿,温度较高,指尖和膝以下触刺觉减退,膝反射对称,踝反射低。”这些也不是铊中毒特有的。如果铊中毒有个症状是A,这个A只有铊中毒才有,那么不用检测铊也能诊断,问题是这些症状其他疾病也可能有。诊断铊中毒必须要有铊接触史,不然就无法诊断。这还是李舜伟教授接诊过一例,换个医生,那更是连考虑铊中毒都不会考虑了。
【 在 natie2018 的大作中提到: 】
: 问题是,现在的帖子,就是在说医院受到某些势力影响,故意不按它治疗
: 说一大些阴阳话
:
: ...................
--
FROM 219.239.107.*
第三条很好理解啊,人家协和又不是没有考虑过铊中毒的可能,如果完全没考虑到,看到了其他医生的反馈可能会积极验证是不是,问题是人家考虑到了但因为没有铊接触史所以否定了。贝翻译的朱令病情我估计大概率不会加一条“没有铊接触史”,那人家朝这个方向诊断就很正常了。正常人谁能想到一个接触不到铊的大三女生会被人投放铊呢?
诊断疾病跟破案差不多的,这个铊接触史就好比罪人的不在场证明,都有不在场证明了,你怎么证明是人家犯的罪?最后发现不在场证明的那个人是外人从不知道她的双胞胎姐妹,这谁能想到?都不能说是小概率,只能说是极低概率事件了。
【 在 auroral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二条可以这么理解。
: 但三四条感觉还有问题。如果都有确切证据是铊中毒,那应该改变救治方案。
:
--
FROM 219.239.107.*
那个我也看了点,可能一起投的
【 在 natie2018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18年那个国外论文,分析还有铅中毒呢
: 如果是有人投它,顺带投铅?协和是西医,肯定不会用含铅的中药
:
: ...................
--
FROM 219.239.107.*
至于第四条关于铊中毒的治疗,二巯基丙醇是种解毒剂,能用于很多金属中毒的解毒。铊本来就是极少见,如何解毒可能也没有标准性指南指导,陈震阳也只是建议协和医院使用口服普鲁士蓝解毒。既然是建议,那可能有不同意见吧。
【 在 auroral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二条可以这么理解。
: 但三四条感觉还有问题。如果都有确切证据是铊中毒,那应该改变救治方案。
:
--
FROM 219.239.107.*
因为没有接触怎么会怀疑呢?
这个接触史比症状的地位要重要得多得多,诊断这个必须要有的。
【 在 auroral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越治越糟不该怀疑一下之前的诊断么。而且有明确的各方来源说是铊中毒,那不得试试。
:
--
FROM 219.239.107.*
没有接触过A给你诊断接触A的病,医生这么给你诊断的话你是不是觉得医生疯了?
你跟大夫说我肯定没有接触过铊,大夫说你铊中毒了,你要是清醒着,你会不会觉得大夫有病?
【 在 auroral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越治越糟不该怀疑一下之前的诊断么。而且有明确的各方来源说是铊中毒,那不得试试。
:
--
FROM 219.239.107.*
铅致死量比铊大得多,而且铅不溶于水。
铊无色无味,易溶于水,致死量很低,所以用铅估计主要目的不是弄死对方。
【 在 natie2018 的大作中提到: 】
: 太扯了
: 拿一把刀不够,还得两把刀
: 按说只用铅更合理,铅更易获得,来源不易确定
: ...................
--
FROM 219.239.107.*
有道理,主要这个铊检测没那么方便吧
要是协和很容易能测到,估计也就一起测了
协和又测不了
【 在 simao 的大作中提到: 】
: 主要还是当年很多仪器都是进口,做各种检测比较贵
: 现在去医院,医生恨不得把能做的检测都做上,未得就是撇清关系。
:
--
FROM 219.239.107.*
你这个完全不一样,硒广泛存在于各类食物中,你硒超标很正常。
而铊这东西普通人就接触不到,这东西严格管控在清华估计其他实验室都接触不到,设置其他课题组成员应该都接触不到的。
ps,你怎么会去查硒呢,怎么查的
【 在 auroral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不一定。就好像我最近查出来硒超标,我就不停地在思考我到底吃了啥。。。而不是怀疑检测结果。
:
--
FROM 219.239.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