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那朱令的姐姐是为什么?北大的,就在野外郊游意外身亡了,这比电
绝对的烂大街。
这么说吧,游泳二级,在省级重点高中的年级比赛里,基本上前三都难(只有一两个班那种乡镇学校就别说了)。而且比赛能加分,大家都拼。
大学里的比赛就没有参考意义了,大家都躺平了。
【 在 Treefree 的大作中提到: 】
: 烂大街太夸张,就是在清华园子里,恐怕比例也不超过3%吧。游泳不了解。
: 单说一个跑步的,男子5000m国家二级标准是16分10秒,这个成绩在全国90%以上的高校运动会非体育生组中可以确保前三站台。甚至是大部分高校校运会校纪录的存在。虽然贵清招收了很多高水平运动员学生,号称无体育不清华,在非特长运动学生中,达标国际二级运动员成绩的比例依然是很有限的。近几年的高校百英里接力比赛,可以有校友参加,但是贵清成绩相比其他高校看不出有什么碾压优势。
--
FROM 183.9.99.*
客观点吧,优秀是优秀,但也谈不上很出众。朱的同学也说过类似的话。
当然,不出众也不应该受害,这是另一回事。
【 在 newlife06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是来拉仇恨的吧? 贬低朱令 有意义么?
:
--
FROM 183.9.99.*
体育是要看天赋的,如果为了加分、名次之类,也要选择合适的项目。比如蝶泳比自由泳容易得多。
【 在 GreenLo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是游泳一级吗?确实挺厉害的!游泳练到一级是不是也需要很多年?
: 艺术类特长,一直坚持每周上课和每周5练的话,到十级水平至少得四年
:
--
FROM 183.9.99.*
真因为当时课外资源少,所以北京的孩子搞乐器、运动之类的优势太大了。外地孩子可能连中阮都不知道是啥、钢琴全县都没几台、蝶泳教练估计为零
【 在 orchidheart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的是现在的情况吧。现在各种培训班,家长也都送孩子去学。90年代初很少吧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6
--
FROM 183.9.99.*
不知道是不是全凭裸考的。
当年二级运动员加分10-20是各省的普遍政策
【 在 Treefree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算是年级前5,说个优秀不为过吧,具备这个能力同时完全凭借学习成绩考入清华的比例更少,不能算是普通了。
--
FROM 183.9.99.*
你说的这些,正好说明二级运动员加分是最优解啊
【 在 GreenLo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高考只能选择一项加分,不能同时选两项加分,她的古琴特长更突出,本来报名了清北冬令营,就是93级李健参加的那个,第一名能加50分,表现好的也能加10到20分,但是后来她没参加,有两种原因:一是汇文中学让成绩拔尖的走正常招生给学校争荣誉,二是她高中老师说她古琴水平还不够。
: 如果选游泳加10到20分的话,那就不用考虑报冬令营呀
:
--
FROM 183.9.99.*
副国级家属出个国要和同班同学抢名额?还只是德国的交换生而已?
而且,有明确资料,孙选修的是法语
【 在 KEILLY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想挖一挖动机和受嫉妒的原因…
: 什么演出、二级游泳运动员都只能是学生时代的闪光点,无法让全班大多数人都嫉妒她、冷漠她。
: 会不会有一种可能:系里有留学德国的交换生计划… 僧多肉少… 这才是矛盾的轴心。
: ...................
--
FROM 183.9.99.*
没听过有这种说法
【 在 feeling2010 的大作中提到: 】
: 同宿舍,朱令全面碾压孙维,连意中人都被朱令抢走了,能不嫉妒么
--
FROM 183.9.99.*
不怎么样就不怎么样呗,有什么所谓
【 在 KEILLY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孙的法语学得并不怎么样呢?!
: 朱令德语学得挺好的…
--
FROM 183.9.99.*
游个二级,很容易的。别说19了,就是39都影响不大
【 在 GreenLo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得跟奶茶一样算体育特长生呀,三年以内的证加分,女孩一般趁着15岁以前没完全发育拿证,15岁以后体型改变体重狂飙就游不了那么快,她高考那年都19岁了,如果她走体育特长加分,学校干吗要给她报名呀?
:
--
FROM 183.9.99.*